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要闻

两会访谈|刘中民:利用多能融合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3-03-13 16:02

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于琳娜

  长期以来,被称为煤制烯烃“魔术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致力于能源化工领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为推动我国现代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持续贡献着科研动力。今年全国两会,连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刘中民带来了多份与能源、科技创新相关的提案,内容包括推进能源国际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他认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离不开多能融合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中能传媒: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您认为应如何推进能源国际合作?

  刘中民:首先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促进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能源战略研究,加强能源基础研究以及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加强氢能、储能、核能、智慧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国外相关优势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通过技术合作与经验借鉴,主动融入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网络,推动我国自主优势清洁能源技术与产业输出。

  其次是以“一带一路”为依托,深化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对接国家和地区在能源各领域的深度合作,开展政策交流与协调、科技创新合作、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等。

  此外,还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能源话语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通过优秀学者加入国际组织,持续培育和推动多边科学计划等方式,参与构建能源领域国际测算方法和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

  中能传媒:您认为应如何探索更加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刘中民:习近平总书记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保护和激励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现在还存在着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现象,科技创新活动还广泛地存在着难以形成有用成果及成果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因此必须探索更加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建立国家级对接平台,使对接活动“制度化”和“定期化”。坚持常态化原则,政府牵头持续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进一步打造“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等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活动,为企业与科研人员搭建交流对接的桥梁,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

  科技成果“清单化”,对接方式“多样化”,在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同时务求实效性。进一步建立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管理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库,持续跟踪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流程服务,推动成果转化。

  服务“市场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坚持“市场化”原则,大力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懂科技、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技术转移经纪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全方位服务。

  中能传媒:对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刘中民:当前,我国能源体系仍然存在各能源种类相互独立,难以跨系统耦合优化等问题。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是传统化石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此消彼长、互补融合的过程,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系统工程,而多能融合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然路径。

  当前形势下,必须从“双碳”、能源革命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国家目标出发,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以科技创新成果与示范应用促进国家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这需要加强全局性顶层设计,建议依托国家能源委员会设立跨部门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特定形式的新型能源体系架构,做好跨部门协调管理。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同样重要,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双碳”领域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跨领域系统化部署“双碳”重大科技专项,集合多方面优势力量和创新要素,加快突破多能融合关键技术,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基础研究。

  此外,还要发挥区域示范的带动作用。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部署,加快推进在典型区域开展以多能融合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示范,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融合模式;引导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到示范工程建设中,促进大规模、系统性的技术示范落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入融合。建设创新引领效应显著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引导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向功能社会化、运行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通重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