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要闻

之江潮涌逐浪高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10-08 18:17

杭州钱江新城夜景

之江潮涌逐浪高

——浙江电力以实干争先绘就高质量发展答卷

  这里是早春的安吉,伴随着炒茶机的轰响,青涩甘醇的茶香扑面而来。这一刻,难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

  这里是夏夜的乌镇,智慧电力在这座古老灵动的江南小镇荡漾开来,让传统水乡生活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这一刻,难忘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

  这里是晚秋的海宁,两岸堤坝一排排洁白的风机叶片有力转动,居民屋顶一片片湛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这一刻,难忘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要求;

  这里是冬日的下姜,从枫林港畔游人涌动,到溪水两岸民宿璀璨,都印证着这座小山村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蝶变。这一刻,难忘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重任。

  这里是浙江电力人用心描摹的山水江南绿色共富卷轴,这里是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实干争先写下的十年非凡。办电,从跑“多趟”到“一次都不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从2.21万千瓦飙升至2176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从3210亿千瓦时增长到5514亿千瓦时;城乡居民收入均翻了一番以上,分别连续21年、37年居全国省区第一……

  一江秋色江南岸,十年奔涌立涛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八八战略”到“红船精神”,“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在之江大地上传承闪耀;从“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到“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争先的基因在浙江电力人的血脉中生根成长。

十年转变:电网绿色智慧弹性足

  在湖州郁郁葱葱的茶园间,一条条输电线路宛如银色丝带将一座座高耸入云的输电铁塔串联起来。

  浙江电力验收人员越过蜿蜒曲折的山路,登上100米高的特高压铁塔,对铁塔、金具、绝缘子、导地线等开展细致检查。除了传统的人工走线验收,包含无人机激光扫描等多项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到此次验收中。

  这是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的工作现场。9月1日,该工程浙江段启动验收。随着未来全面建成投运,这项横跨山川河网的“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将成为落点浙江的第三条直流输电线路。

  以全国1%的陆域面积、4%的常住人口,创造了超6%的中国生产总值。在这片“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匮乏土地上,今日浙江的“超级生产力”背后,是电力网架的高效支撑。

  这十年,是浙江奋力构建能源大网络的十年。从2013年10月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浙江段全线贯通开始,宾金直流、浙福特高压、灵绍直流等特高压工程相继投运。当前,浙江电网已基本建成以“两交两直”特高压为核心,以“东西互供、南北贯通”500千伏环网为骨干,以西部外来电和东部沿海电源群为支撑,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

  同时,浙江电力通过加快应用电网弹性智能发展、储能、氢电耦合、动态增容、分布式潮流控制技术等一大批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新技术,打造高弹性电网。

  置身东海沿线的台州大陈岛,海风呼啸。这个小岛的年平均风速达6.8米/秒,年有效风能时数达7000小时。

  凭借丰富的风能资源,大陈岛近年大力发展海岛风电项目,全岛现有34台风力发电机,年平均发电量达6000多万千瓦时。发电量满足全岛用电之外,还有富余。为了用好这些富余的绿色能源,浙江电力2021年在此启动了基于海岛场景的氢电耦合示范工程,通过质子交换膜技术电解水制氢,构建“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促进海岛清洁能源消纳与电网潮流优化。

  同时,氢电耦合示范工程在电解水时产生的高纯氧气还可服务于当地渔民的大黄鱼养殖;氢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回收,将为大陈岛上的民宿等提供热水;新能源旅游观光车也将在未来用上氢能供电的充电桩。

  这十年,还是浙江电网绿色转型的十年。光伏成为浙江省内第二大电源。浙江电力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逐步适应高占比的新能源接入。

  2022年,浙江电力在承继打造高弹性电网基础上,提出“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对海量分散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可用水平,最大可能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推动多种能源资源最优配置、全社会综合能效最大化。据预测,到2025年系统可用调节能力达到最高负荷的10%左右,将促进浙江能源电力实现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经济高效“三重目标”。

十年蝶变:数字化深植电力服务

  说起这十年,杭州余杭百丈镇民宿老板李胜印象最深的就是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不到7天,我的民宿水电网就已经全部接通。”他通过“网上国网”APP线上“办事大厅”的“水电气网联动报装”应用,快速完成了新开民宿的水、电、网服务开通。

  两年前,李胜开饭店要开通水电气网涉及4个部门,分开办理需要跑4次,提交15份材料,耗时30个工作日。而现在,受益于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试点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李胜直言“办事越来越方便,服务越来越贴心”。与此同时,由于杭州推行200千瓦以下的中小微企业采用低压方式接入电网,相应的配电设备及线路费用全部由国家电网“买单”,他还省下了近2万元接电费用。

  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中,浙江位列“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第一。过去十年,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现代化之路上快速奔跑。

  线下的营业厅越来越“空荡”,线上服务业态却蓬勃生长。“最多跑一次”的底气,从指尖的改变开始。

  浙江电力率先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出“最多跑一次”服务,为客户降低更多时间成本,推动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同时还推动政企平台贯通和数据共享,推动办电业务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平台上线,实现居民“刷脸办电”、企业“一证办电”等。

  “数据跑”受益了本地用户,也拉近了浙江与周边省份的距离。依托线上业务受理平台,浙江衢州、湖州等地协同安徽等地,统一服务标准,实现17项电力业务线上线下“异地办理、一次办成”。

  家住浙江开化县的刘晓在邻近的安徽休宁县经营一家中药种植企业。以往,他都要开车前往休宁办理用电业务。“跨省办电”业务推出后,他只需在开化县供电公司提交申请。开化县供电公司就会将用电申请同步发送至休宁县供电公司。休宁县供电公司接到申请后,立刻组织专员进行现场操作,即可完成办电业务。

  在优化服务流程的同时,浙江电力还积极推动建设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在研究开发电力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政府掌握全省用能情况提供辅助支撑,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方向。

  截至2022年9月15日,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已接入全省重点用能企业28786家,占比96%,引导浙江3万余家企业主动参与节能降碳。

  伴随数字化改革进程,绿色省心又省钱的用能方式,已在浙江落地生根。

十年蜕变:“乡愁”与“现代”并存

  一径抱幽山,居然城乡间。浙江的城市智慧智能,乡村更是一片“深绿”。

  十年来,杭州淳安下姜村的制茶工艺经历了炭火和电炒两个阶段。在春茶炒制旺季,下姜村光储充一体化光伏板车棚下,茶农在电加热的茶机上进行茶叶制作的杀青定型等一系列工序,阵阵的茶香总能吸引不少游客围观。

  通过茶机上的智能检测设备,茶农们还能收到一份当日炒茶实现的减排量记录单。“炒制100斤茶叶需要约600度绿电,相当于减少163.2千克碳排放。”炒茶工汪师傅介绍,相比炭火,电炒设备炒出来的茶叶由于锅温更稳定,炒出来的茶质量更好,已全面取代炭火成为了农户们最喜欢的炒茶方式,配上“新茶碳单”的新茶更受到全国各地顾客的喜爱。

  过去十年,浙江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得以保留那份“乡愁”,同时又不失“现代感”。行走浙江乡村,清晰可见,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的建设为支撑乡村的“现代感”提供着底气。

  V2G充电设施谷时充电、峰时放电,辅助电网削峰填谷,放电产生的收益还能给在此充电的村民带来收入。在宁波,村民贝蓓就享受到了这份“绿色”红利——在8时至11时、13时至16时,她以3.5元每千瓦时的价格用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11时至13时,她以1元每千瓦时的价格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一个月下来,她赚到了1200多元。

  在温州瑞安,供电公司借助“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指数”,为温州地区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建设光伏设施,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转型。

  一辆辆电动汽车带着满格续航,从乡村的晚霞光晕中驶入夜色。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村步入了不停电的100%绿电生活。舟山花鸟岛上,一个“互联互济、互联互通、互供互备”的区域绿色能源生态圈正在慢慢形成。

  2014年,浙江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首个实现“村村电气化”的省份。截至2021年年底,浙江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67%。 

  劈浪前行的红船、风云竞逐的杭湾、青瓦白墙的小镇、明灭闪烁的灯火,共同组成了浙江生生不息的意象。我们记录这些平凡更非凡的浙江电力故事,记载一扇“重要窗口”的演变是怎样其来有自,记住一个时代如何于细微处渐渐脱胎换骨。愿钱塘人家,繁华永不落幕;愿执灯之人,脚步始终坚定,照亮之江大地更为美好的新时代。(朱怡 陈丽莎

  责任编辑: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