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管网集团网站 时间:2025-08-13 14:21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电力负荷持续走高,发电用气需求随之攀升,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期。
国家管网集团扛牢保供政治责任,坚持“冬夏一体化”原则, 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强化站管库协同保供,提速建设“全国一张网”,全力守护管网安全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筑牢坚实保障。
科学统筹调配资源
进入迎峰度夏保供关键时期以来,全国主干天然气管网最高日下载量达6.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高出历史同期日极值1200万立方米,国家管网集团坚持“全国一盘棋”,针对不同区域需求特点精准施策,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利用迎峰度夏气电保供协调机制,推动气电协同高质量发展。
在华北地区,陕京管道持续满负荷运行,今年以来累计输气超1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45%,有效保障北京及沿线1.2亿居民用气安全。在华东地区,依托“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迎峰度夏期间向上海、浙江日均供气量超600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4%。在长三角、华南地区等天然气发电集中区域,尖峰日供气量分别超2.1亿立方米和1.1亿立方米。
湖南公司员工在投产保供期间夜间巡检设备。
8月5日,湖南公司圆满完成湖南省首座调峰电厂投产保供任务,累计供应天然气超2000万立方米,彻底解决了因流程差异可能导致的断供风险,实现了投产期间下游衡东县域民生用气稳定供应与大浦工业园工业用户生产用气“零减供”,成为企地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一次生动实践。
油气调控中心开展压缩机组优化策略试验。
作为全国油气管网调控运行“神经中枢”,油气调控中心充分发挥“全国一张网”集中调控优势,科学精准调配“南气北上”“北气南下”管网运行,建立“一体化”调峰保供体系,结合管道仿真模拟、大数据融合分析等技术,动态优化区域管存分布,深度挖掘管网输送潜能,确保管网运行安全平稳、储备充足。
强化站管库协同保供
国家管网集团利用“全国一张网”优势,通过站管库协同,创新服务产品,因地制宜发挥各站地理优势,探索突破传统来液外输模式,打造特色服务品牌,确保资源“调得进、供得上、稳得住”,满足客户所需、实现高效保供。
文23储气库落实“冬夏一体化”保供机制,开展第六轮注气。
8月7日,我国中东部最大地下储气库——国家管网集团文23储气库历经5个注采周期,累计注采气量突破237亿立方米。日前,正在进行第六轮注气周期,日均注气量保持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注气量超11亿立方米,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华北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起到“压舱石”作用。
天津LNG接收站创新“气液通”搭配“异站卸船”产品模式。
7月31日,“新奥普陀”号LNG加注船安全离泊,深圳LNG接收站创下迎峰度夏期间接卸11艘LNG运输船的保供新纪录,进一步保障了华南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同期,大连LNG成功完成首单新造LNG船冷舱加注,实现我国新造LNG运输船在北方冷舱加注“零的突破”。国家管网集团还创新推出“气液通”服务产品,截至7月底,天津LNG接收站已完成12次“气液通”服务竞拍,服务量达3.5亿立方米。
提速建设“全国一张网”
今年上半年,国家管网集团全面推进骨干管网、支线管网和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为迎峰度夏夯实基础。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加速建设中。
6月26日,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全线贯通投产,提升年输气能力15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也将于近期贯通投产。同时,加快推动川气东送二线、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等战略性工程建设,推进长春—石家庄天然气管道工程、准东煤制气管道干线工程开工,进一步提升全国资源互供互保能力。
7月15日,天津液化天然气(LNG)外输管道复线(河北段)成功投产,图为北方管道公司维抢修队伍员工进行投产前作业。
截至目前,国家管网集团投产新增上下载点项目61项,新增输量95亿立方米,完成8个互联互通项目投产,2025年预计建成管道超2000公里,有效提升资源调配能力。
保障设备设施运行安全
面对高温雷雨天气叠加用电高峰的严峻挑战,国家管网集团强化“气象预警—负荷预测—方案调整”联动响应机制,全面优化管网设施维检修作业计划,提前完成160余项检修作业,最大限度减少作业对保供资源入网的影响,为保供赢得宝贵时间窗口。
华南公司员工认真巡检设备。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加大管网设备设施巡检维护力度,切实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一时间报告地震、洪涝等重大地质灾害,妥善处置影响供气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全力保障管网安全平稳运行。
7月30日,西气东输公司克服台风“竹节草”影响,正式向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新增下游电力用户供气。
持续优化管网工艺流程、管存分布,充分发挥管道高峰时段冲峰能力及在洪涝灾害应急情况下的气量互济调节作用,释放LNG接收站和储气库的调峰和资源保障能力。
北京管道公司员工雨后用无人机巡检,确保汛期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生产部、数字化部和北京智网数科公司共同研发推出灾害预警产品,精准推送台风、暴雨、雷击等气象灾害和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信息,全方位监测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对管道影响,助力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行筑牢坚实防线。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