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7-24 16:23
陈云亭 黄志雄 王伟
当前,正值酷热三伏天,迎峰度夏季,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主通道迎来高温保电大考。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以下简称“南网超高压公司”)凭借多年深耕收获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创下19项世界第一的昆柳龙特高压直流工程等国之重器的加持下,西电东送主网架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保供电防线,有力支撑西部清洁电力安全输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负荷中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安全有序、清凉度夏。
自主创新打破垄断,核心设备撑起保电“脊梁骨”
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由南网超高压公司主导自主研发并实现首台套应用的±800千伏柔性直流穿墙套管已安全运行四周年。这一突破使我国在该领域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经过严格测试验证,该套管的关键性能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曾经,我国超高压、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不仅采购和运维成本高昂,在关键时刻还面临“断供”风险“十四五”以来,南网超高压公司将破解“卡脖子”难题作为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携手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起“产学研用”紧密联动的创新共同体,全力攻坚并取得丰硕成果。该公司创新部高级经理黄志雄介绍,近年来南网超高压公司主导研发的大容量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特高压直流高速开关(HSS)等17项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接连问世并投入应用。这些“中国造”设备稳定运行在西电东送的各条主通道上,兑现了立项时“不仅要实现国产化,还要比国外同类产品性能更优”的庄严承诺,为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稳定输送提供了核心装备支撑。
数字转型提质增效,智能运维尽显“科技范”
“以前在高温天巡检,翻山越岭没多久就浑身湿透,现在有了智能设备,坐在值班室里就能把设备看得清清楚楚。”南网超高压公司的运维人员感慨地说。这背后,是加速推进的数字化转型在发挥效能。以建成“主网数字生产示范企业”为目标,南网超高压公司把智能传感器、在线监测平台、无人机巡检系统等新技术融入电网运维的每个环节。如今,西电东送主网架已完成智能化升级,在昆柳龙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这个数字转型标杆项目中,智能巡视覆盖率高达95%,“电鸿”系统的试点接入让“智能监视、智能巡视、智能操作、智能安全、智能分析、智能应急处置”六大能力实现了跨系统融合。如今,该公司输变电设备例行巡视工作量减少三成,变电站倒闸操作效率提升超五成。在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里,无人机代替人工穿梭在输电线路上空,智能传感器24小时监测设备状态变化,在线平台实时分析数据并发出预警,这套“智慧组合拳”让电网运维既高效又安全,确保西电东送主通道在高负荷下依然血脉畅通。
南方电网首次无人机不停电水冲洗特高压直流线路绝缘子作业中。据测算,无人机单次作业效率达人工的10—15倍,洗净率超95%。毛登辉 摄
南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首次在高海拔地区运用重载无人机助力开展±800千伏新东直流线自爆玻璃绝缘子不停电更换。宋联政 摄
科技赋能“实战”成果转化为保电“战斗力”
7月初,南网超高压公司昆明局所辖4座换流站全面开始应用智能巡视远方运维的新模式,现场提质减负效果显著。该公司昆明局状态监测分析组组长乔柱桥介绍,现在,昆明局每天仅依靠3人就可以完成4座换流站的日常巡视作业。各站点监控人员转型为“异常诊察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数据分析与关键作业节点的管控上。
就是这样,在迎峰度夏战高温保供电的战场上,南网超高压公司科技成果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设备状态主动预警系统像一位“先知”,能提前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让运维人员在问题爆发前就将其解决;智能应急处置系统在突发状况时快速响应,大幅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南宁、贵阳等地的集中监控中心实现“运行维护一体联动、爆发态一链可查、异常原因一触即显、故障定位一望而知”,正在谱写西电东送新一轮大发展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新篇章。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