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华能 时间:2025-02-21 16:36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华能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国国有企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案例集》中,中国华能选送的11个案例入选,全面展现了中国华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中的责任担当。今天小能人为您分享华能核电公司《中国华能引领第四代核电技术革命 实现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商运投产》。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以下简称“高温堆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运行项目,于2023年12月成功商运投产,这是新时代我国核电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全球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中国华能始终坚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了“党建引领+四链协同”一体化攻坚的工作格局(“四链”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01党建引领——以“一体两翼”的高质量党建引领项目攻坚不断取得突破
中国华能联合产业链各核心单位,发起了“党建引领、聚力攻坚”行动,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一体”即思想铸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温堆示范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开展“党建引领+‘安全生产’、‘+项目攻坚’、‘+科技攻关’、‘+效能提升’”等品牌活动,凝练形成“攀登精神”,将党建引领融入“四链”各环节各要素。“两翼”即宣传激励、组织赋能。一是建立了“双轮驱动”的宣传激励体系,内宣鼓劲、外宣树形,全面强化宣传引导。二是以“聚力攻坚杯”劳动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大力组织协同攻坚,将国资央企党建优势转化为攻坚胜势。
02产业协同——以“四大产业协同”凝聚产业链各要素各环节攻坚力量
大力推进设计研发产业协同,整合全产业链创新力量,组建设计研发团队,通过搭建1:1试验台架验证等方式,突破关键技术攻关,掌握了一系列世界原创型、创新型技术。大力推进设备供应产业协同,依托核心设备制造企业,一体化推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协同组织。大力推进工程建设产业协同,组织形成以总包、监理、土建、安装单位和业主自主调试团队为核心的大工程团队,创新实施“2+5+2”组合目标攻坚法,协同攻克高温气冷堆模块化建造、自主化调试管理等重难点问题。大力推进生产运营产业协同,针对高温气冷堆独有特性,开展生产运营技术联合攻关,实施“3-1-0”生产管理提升、“W平台”运行等系列专项行动,研发出一套高温堆特有的生产运行技术。
03人才协同——以“聚才育才用才”三大举措强化攻坚人才链支撑
以项目技术聚才,建立集团级“核电智库”,汇聚全行业、全产业链高端人才;通过自主培育、联合培养和外部引进等相结合,建立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从业经验丰富的高温堆产业人才队伍。以学用结合育才,实施以系统化培训方法(SAT)为核心的育才体系,自主培育了我国首批高温堆示范工程操纵员。以鲜明导向用才,健全技术序列人才管理使用体制机制,高层次人才质量和数量明显提高,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30%以上。
04资金协同——以“加减乘除”工作法强化资金链攻坚保障功能
做好“加法”,盘活创新型中小企业,补强产业链短板。通过申请扶持政策、申报重大专项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各单位注入“强心剂”,盘活了我国首批有能力制造核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民营企业,培育了国产核级石墨、球形核燃料元件等重要子产业链,实现多个“从0到1”世界性突破。做好“减法”,用足扶持政策,降低产业链成本。深研国家有关政策文件,通过重大专项后立项、后补助等方式争取资金、减免税款,大幅降低产业链成本。做好“乘法”,保障资金供应,撬动产业链倍增效应。灵活开展市场化融资工作,利用融资规模等优势,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做好“除法”,破除管理阻力,推动产业链轻装上阵。理顺产业链各合作方管理关系,缓解合作单位压力,促进产业链合作基础更加稳固。
05创新协同——以“1+1+N”创新链加快打造高温堆原创技术策源地
打造一个科技创新平台,成立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广泛链接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制造厂,打造“小核心、大协作”模式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技术标准+专利+技术秘密”为核心,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标准化、国际化。突破N个创新点,围绕高温气冷堆核能综合利用研发,布局攻坚高温气冷堆在化工、核能制氢、居民供热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着力打造国家级高温气冷堆工程试验中心,推进产业链全面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华能为第四代核电技术所做出的实践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小能人这就带你来看↓
破解第四代核电技术工程化应用难题,推动我国在世界核能技术革命中实现“领跑”。目前全球核能技术正处于“三代—四代”过渡期,各核电大国正在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的工程化应用展开激烈角逐。中国华能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创新驱动作用,组织开展工业放大与工程验证攻关,成功建成投产高温堆示范工程重大专项,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化应用,实现全球“领跑”。
提供“中国方案”
破解核电技术“卡脖子”难题,为世界核能技术革命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华能组织集中全产业链创新优势资源,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设备研制,推动一大批原创技术工程转化与验证,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首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使我国全面系统地掌握了高温气冷堆技术,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能技术体系,在先进反应堆的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上掌握了全球话语权。
贡献“华能经验”
破解变革性创新技术产业链协同难题,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管理贡献“华能经验”。中国华能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积极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创造性提出“党建引领+四链协同”一体化攻关模式,摸索出一套“国资央企主导、多元主体联动、资源高效配置、要素有机融合”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协同推进机制,凝练出以“聚力攻坚杯”劳动竞赛、“七音攻坚法”、“三色使命、万无一失”核安全文化理念等为代表的工程管理矩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为高温气冷堆后续产业化发展、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攻关以及国资央企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当好现代产业链“链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华能经验”。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