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

雪域高原绽放电力之光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3-05-24 16:33

——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电力发展综述

  风雨兼程七十二载,雪域高原从黑暗落后走向光明进步,从封闭贫穷走向开放发展,一个团结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昂然屹立在世界屋脊。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电力事业始终与奋斗同行、与时代共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谱写了动人心魄的光明华章。

播撒光明的种子:纳金电站建成发电

  电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夕,黑暗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度下,全区电力发展基本为零。

  1951523日,西藏宣告和平解放。从此,世界屋脊改天换地,雪域高原百废待兴,全区各族人民正式揭开幸福生活崭新的一页。

  为尽快推动西藏地方建设事业发展,和平解放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对西藏电力发展作出过重要指示批示。国家拨款并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进藏,于19567月和10月先后建成了拉萨电厂(夺底电站)和日喀则火力发电厂。新旧时代的交替更迭中,一颗光明的种子终于在雪域高原播种深埋,成为乌云散开之后照射在新西藏的第一道光。

  “电线杆子行对行,纳金日夜发电……”这首《逛新城》生动描述了拉萨人民第一次用上电的喜悦心情。

  1958年,被誉为“拉萨河畔夜明珠”的纳金电站开1960年,纳金电站第一次向拉萨正式送电。1965年,电站6台机组全部竣工。

  纳金电站的建成发电,彻底结束了拉萨人民用松明子和酥油灯照明的历史,也推动形成西藏历史上最早的35千伏拉萨电网雏形,更开启了西藏电力工业发展的奋进之路。

  织密星光点点:建成“一大三小”4个地区级电网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后,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全区电力事业开启了一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岁月。这一时期,拉萨西郊电厂、山南卡三级站、日喀则河电厂等一批批具有代表性的电站拔地而起,照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大道。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藏又相继建成投运了羊八井地热电站、羊湖抽水蓄能电站、金河水电站等一批批骨干电源,也先后经历了1985年首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20世纪90年代末拉萨与山南电网率先联网、21世纪初藏中电网基本形成等阶段,一张张光明的网、幸福的网正在雪域高原悄然织密……

  到2006年底,全区已形成了由藏中电网(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林芝电网、昌都电网和阿里电网组成的“一大三小”4个地区级电网。

  电力天路耀屋脊:西藏用电负荷年均增幅近20%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冬季枯水季节,西藏以水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发电出力严重不足,电力供需曾一度成为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007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控股成立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由此,全区电力事业迈入发展最快、投资规模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新时期。国家电网公司举全公司之力支援西藏电力发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仅20102020年短短10年间,先后有10万余名电力建设者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在世界屋脊相继架起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联网和阿里联网4条“电力天路”。

  201112月,青藏联网工程建成投运,标志着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彻底结束,并通过青海电网首次实现与“大电网”互联互通。

  201411月,川藏联网工程建成投运,标志着西藏昌都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彻底结束,并实现与四川电网联网运行。

  201811月,中联网工程建成投运,标志着西藏藏中电网与昌都电网、四川电网联网运行,西藏由此迈入了500千伏超高压“大电网”时代。

  202012月,阿里联网工程建成投运,标志着西藏电网迈入全区“一张网”的统一电网新时代,全国大陆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正式接入“大电网”。

  主电网的升级跨越与迅猛发展,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长期以来的缺电问题,同时也为全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底,在4条“电力天路”的直接拉动下,西藏电网用电负荷连年刷新历史纪录,年均增幅近20%,达到20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118.6亿千瓦时,是自治区成立时的456倍。同时,西藏电网还积极参与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电量平衡和跨区交易,累计实现区内水电等清洁能源外送超过114亿千瓦时,直接带动全区经济增长23.73亿元、减少青藏高原二氧化碳排放1137万吨,几代西藏电力人终于实现了光耀世界屋脊的雄心壮志。

光明铺就幸福路:74个县(区)和主要乡镇用电全覆盖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电力能源的发展建设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与群众冷暖。

  20212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这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国家电网公司服务脱贫攻坚突出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能源电力行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鞭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西藏一直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电力工业从零起步,农牧区用电无从谈起。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除拉萨、日喀则等少数城镇外,其他地区基本无电可用。在这70多年间,曾有过自治区成立初期“小水电遍地开花”的奋斗历程,也有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至三期农网建设”的峥嵘岁月。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完成西藏地市电网“户户通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以及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为全面解决西藏农牧区用电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2年底,西藏主网不断向更加偏远和艰苦地区延伸,已实现了所有74个县(区)和主要乡镇的全面覆盖,全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54%,用电人口达到347万人。

“星河”灿烂的明天:构建“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

  春华秋实,斗转星移。今天的西藏早已告别黑暗腐朽,正昂首阔步走在中国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

  回望过去,这里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西电东送”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水资源理论蕴藏量位居全国首位,同时也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电力已日益成为引领和保障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能源命脉,全区已经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新体系。

  展望未来发展,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为西藏电力事业和清洁能源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作为国家面向南亚的战略枢纽和开放门户,正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推进西藏清洁能源科学开发,已成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也是西藏发展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星光汇聚,星河灿烂。如今西藏电力事业发展,又一次迎来了更大的机遇、更新的挑战。特别是今年2月,随着目前世界在建的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开工建设,开启了西藏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该工程使川藏高原清洁能源大开发成为可能,将有力解决西藏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能源优化配置,是西藏自治区和国家电网公司构建西藏“一基地、两示范”发展新格局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新时代,西藏电力将紧紧围绕打造中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清洁能源可再生利用示范区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湖北、藏东南—粤港澳±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等重大项目,加快推动金沙江上游和藏东南水光互补基地建设,推进“风光水”多能互补、源网荷储融合发展,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电力保障。索朗多吉 次吉美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