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2-06 16:57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邱丽静
核心提要
●只有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充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才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牢牢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
●在国际能源供给紧张、价格高位波动,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背景下,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
●只有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主动权
回望2022年,一年来,能源行业展现出稳中有进、以进固稳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力推动煤炭增产增供,全国新增煤炭产能超3亿吨/年;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油气产量超额完成“七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布局建设一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全国核准开工核电机组10台,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白鹤滩—江苏、闽粤联网等重点输电工程建成投产。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效保障,能源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持久动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能源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坚定推进绿色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能源安全保障任务依然艰巨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俄乌冲突以来,国际局势加剧演变,国际能源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对整个能源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能源供需失衡,能源价格飙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能源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充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才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牢牢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
一方面,煤电仍是近期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发电量的第一大支撑电源,需要正确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同时,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另一方面,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其核心是要在能源安全稳定保供的前提下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逐步稳步替代。同时推动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利用,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逐步实现传统能源的平稳过渡替代。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更加紧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展望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同时,在国际能源供给紧张、价格高位波动,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背景下,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能源行业需要以更大决心和举措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任务将非常艰巨。为此,应高水平发展核、风、光等清洁能源产业,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时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把煤电“三改联动”作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抓手,并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示范应用。此外,还需加强终端用能的清洁替代。这既包括在供应侧采取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措施,也包括在消费侧采取电能、氢能、太阳能直接利用、地热能直接利用、生物质能直接利用等多种手段。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加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重点领域投资较“十三五”增长20%以上,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劲动力。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应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另一方面应强化能源安全保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长输管网体系建设,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和互联互通。
创新引领能源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技术创新能力全球领先,取得了多个“世界第一”和“国际首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还存在明显差距,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技术有待突破。比如,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大量依赖国外,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随着科技创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权重不断加大,只有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主动权。下一步,要以实现能源强国为目标,集中攻关突破能源领域主要短板技术装备,加快研究快速兴起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同时,进一步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能源转型。
责任编辑:周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