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革命

浙江首个多源协同山区配电网在泰顺启用

来源:《中国电力报》 ​ 时间:2022-08-26 16:14

  “联络开关合闸!”“保护装置运行正常!”“新浦G973线运行正常!”……“投运成功!”

  8月16日10时,在国网浙江泰顺供电公司调度大厅,伴随着调度员一条条复令回响,浙江首个多源协同山区配电网在温州泰顺投产启用。

  泰顺地处浙江南部山区,境内90%被群山覆盖,存在电网结构弱、抗干扰能力低等问题。位于泰顺北部山脉的南浦溪镇,20余个乡村仅依靠一条50千米长的线路来保证用电,在遭遇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时,山区居民的用电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如果在山区建设一座35千伏变电站,则要花费近5000万元的成本,建设难度大、周期长、可行性低。

  “数据显示,新浦G973线近三年停电次数多达63次,故障修复时长最长达11小时,平均抢修时间约为2小时,影响了居民正常用电。”泰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军说。如何保证山区末端用电稳定成为泰顺电力人的一块心病。

  20世纪50年代,泰顺人用好“山高谷深溪流多、落差巨大潜力足”的水力资源优势,拦河筑坝兴修水利,在高山之上相继建成小水电140多座,成为当时全国较早、温州唯一的“全国小水电之乡”。

  泰顺小水电站平均每年发电量超过6亿千瓦时,但却集中在偏远山区,处于配电网线路末端区域。受限于上级电源布点少,造价大,此部分配电网线路基本无末端联络,供电可靠性难以保障。

  基于以上难题,泰顺供电公司提出构建多源协同山区配电网,将35千伏升压站的10千伏母线与配网线路进行搭接,让水电站发出的电力“抄小路”供应给用户,解决配网线路网架薄弱等问题。

  该项目负责人刘瑛瑛表示,项目集合了大量“黑科技”,配置有“4G+量子”开关、智能柜等新产品,能够通过系统自动控制调节,按照预先设置的开关投切指令,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开关自动合闸,实现线路的“秒级”复电。以新浦G973线为例,一旦电网发生停电故障,水电站联络线便可直接上网供电给居民,避免停电对居民带来影响。

  目前,泰顺供电公司已陆续建成投产杨寮—司前、龙南—筱村两处多源协同配电网示范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此项目仅投入资金50万元,针对性解决了偏远山区网架薄弱的问题,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工的运维费用。

  “除了节约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外,该工程还大幅提升了能源自平衡消纳能力。”张志军说。泰顺县作为典型的能源送出地区,每年因大量水电外送产生的电能损耗占地区线损的六分之一。多源协同山区配电网突破了传统水电站远距离输送电量的方式,实现清洁能源就地平衡消纳。根据测算,单个项目每年可减少电能损耗5万千瓦时,相当于1户山区居民20年的用电量。在全省结构性缺电的背景下,多源协同配电网的投入运行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王福宣 包舒静 项静静

  责任编辑: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