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革命

虚拟电厂 未来可期!武汉514户企业参与用电调节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1-08-18 15:38

湖北武汉514户企业参与用电调节

虚拟电厂 未来可期

张珮琨

  如果提及电厂,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是否是几根高高的烟囱,不停地冒着白烟,几个大大的冷却塔,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但是,在湖北武汉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发电厂,它们虽不建厂房、不烧煤、不烧气,却有实实在在的“发电”能力。

  灵活削峰填谷

  坐落在关山大道上的武汉保利广场,是东新区虚拟电厂的“组成单元”,已经先后4次参与虚拟电厂的调度运行。

  负荷大户如何变成“电厂”?

  8月7日,武汉保利广场工程部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接受虚拟电厂调度时,根据预案关闭部分冷水机组、冷冻泵等设备,大楼的用电负荷在两小时内下降超过600千瓦。

  所谓虚拟电厂,就是供电公司对用电侧进行精准管控,部分商业体和生产企业按照科学预案,在不影响生产生活用电的情况下把可以“节约”出来的电停下来,腾出负荷空间给用户,让线路更安全。

  众所周知,我们用的电是瞬时平衡的,也就是用多少,电厂就要发多少。就像一个天平,一端是用户,一端是电厂,让它平衡的支架就是电网。

  电厂发电一刻不停,而用电的需求却是随着时段、季节等因素而波动。由于电厂只能按当前用户的需求来调整自身发电,这就会造成运行资源的浪费。

  近几年逐渐增多的风能、光伏等新能源,相比传统能源,由于其接入和运行的不稳定性,给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带来了挑战。

  虚拟电厂,既可以作为“正电厂”向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系统的电力,起到灵活的削峰填谷作用。

  商业综合体变身“电厂”

  武汉保利广场地处光谷地区,是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它怎么会变成“电厂”?简单说,商场里面有多台空调机组,在用电高峰时段,通过预先安装的电子终端实现分钟级远程柔性可调节负荷需求响应,将中央空调温度提高2~3摄氏度,日均用电量可以减少近20%。

  如果管控若干座保利广场这样的大厦,就能更好释放电力的潜能。

  实际上,这些虚拟电厂,就是由许多类似保利广场这样的楼宇构成的一个能源互联网管理体系。与一般楼宇自发、零散的节能行动不同,虚拟电厂每次运行,都需经过周密组织,从而让众多楼宇能在同一时刻按预设方案“开关”。

  不仅是商业综合体,目前大型的生产企业也可以参与到虚拟电厂的价值创造中。各类生产工具、设备等都可以交给虚拟电厂“托管”,虚拟电厂将挖掘企业负荷特性,使用电、能耗、能效等数据信息覆盖至众多企业。

  那么又是谁制定预案,并组织虚拟电厂的运行?答案是供电公司。

  现在在负荷高峰期,很多企业会主动加入虚拟电厂,在既定时段关闭部分设备,给这块大型“充电宝”补电。

  国网武汉东新区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责肖灿伟告诉笔者,供电公司会提前根据有序用电清单,筛选符合要求的企业,逐户走访有意向的企业用户,线下签订响应协议,线上完成“绿色国网”注册认证。注册后的企业用户,会在虚拟电厂“运行”的前一天收到供电公司发来的响应计划,包括具体时间、操作方法。

  除了东新区供电公司,武汉市其他各区供电公司也在统一组织“虚拟电厂”运行。

责任编辑:赵雅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