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

算力赋能绿色转型!华为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11-06 14:53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桦勋)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保障能源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更是全球能源领域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

  10月29日至31日,以“共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能源低碳转型”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作为延续前五届深厚积淀的全球能源领域高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聚焦关键技术突破、政策机制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等核心议题,为全球能源转型凝聚共识、注入新动能。

  在此背景下,华为携“鲲鹏+昇腾+openGauss”全栈技术体系与生态伙伴精彩亮相,以创新算力底座破解电力行业转型痛点,用协同生态力量夯实行业发展根基,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全栈技术突破

  破解电力行业转型瓶颈

  当下,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面临性能、扩展、同步三大核心挑战:营销结算从“月到日”“总到分”的模式升级,对算力提出更高要求;采集周期压缩至分钟级,千万级用户带来日均超0.5TB的数据增长;跨业务、跨区域的数据同步需实现高效精准校验。华为针对性推出GaussDB数据库“五高两易”核心能力,以技术创新回应行业诉求。

  依托算子下推并行计算等技术,华为将电费试算效率提升40%,支撑百万级用户数据分钟级入库;通过Scale-out横向扩展与GTM-Lite技术,轻松应对采集数据量爆发式增长;DRS数据同步工具将数据不一致识别时长从天级缩短至小时级,保障营销、计量、总部与省份间的长期数据同步可靠性。

  在算力赋能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鲲鹏系列芯片持续迭代升级,新一代鲲鹏950处理器实现性能跨越式提升——较上一代产品性能增幅超2倍,稳居业界领先水平。作为首发支持灵衢总线的核心处理器,其搭载的灵衢技术构建起超高带宽互联通道,数据传输能力较传统以太网提升10倍以上,彻底打破算力协同壁垒。同步推出的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产品TaiShan 950 SuperPoD,创新性采用鲲鹏最新一代通用服务器与灵衢组网方案,成功实现16节点32P高速互联及48TB内存池化部署,达成算力资源的高效共享与灵活调度。数据显示,该超节点可使典型业务收益提升20%以上,为电力系统核心业务提供了稳定澎湃的算力支撑,助力电力行业数智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在AI赋能方面,昇腾384超节点架构凭借灵衢互联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该架构成功打通384个NPU间的高速互联通道,以大带宽、低时延特性破解集群通信瓶颈,实现算力资源的极致调度与高效协同,让超节点达成“集群即单机”的一体化运行效果。

  性能层面,其使能千亿级大模型训练性能提升超3倍,推理吞吐效率增长4倍,为电力行业负荷实时监测、光伏“四可”等新型业务场景,提供了高效、稳定的AI算力支撑,加速推动电力业务数智化创新升级。

  此外,针对行业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华为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推出多款鲲鹏+openGauss一体化方案,在同等算力配置下,TPCC性能较传统方案提升2–3倍,客户运维效率更是实现5倍增长,目前已在电力行业核心系统中完成规模落地应用,为电力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支撑。

  生态协同发力

  共筑能源转型坚实底座

  独行快,众行远。华为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理念,携手生态伙伴构建国产化算力产业集群,为电力行业转型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四家核心生态伙伴各具优势,与华为协同赋能能源低碳转型。

  浙江华启智慧科技聚焦算力基础设施研发,凭借全栈软硬件能力打造性能强劲的通用计算与AI计算服务器,为电力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算力支撑;武汉长江计算依托鲲鹏处理器与国产GPU,构建覆盖通用、智能、高性能计算的全栈产品体系,服务电力、通信等关键行业数字化转型;神州鲲泰以“神州鲲泰”品牌为核心,推出通用计算、AI智算等全场景产品,覆盖云网边端核心场景,为电力行业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筑牢根基;四川华鲲振宇作为华为计算战略级伙伴,以“鲲鹏+昇腾”双引擎构建自主计算产品体系,深度参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助力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

  截至目前,华为鲲鹏计算产业已联合了7000多家合作伙伴,打造了18100多个认证解决方案,在电力行业实现广泛落地。openEuler操作系统国内市场份额突破50%,openGauss社区全球下载量超478万,形成了“技术—产品生态”的良性循环。

  面向未来,华为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以更强大的算力、更开放的平台、更紧密的协作,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质增效,为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华为力量。

  责任编辑:刘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