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能源局 时间:2025-09-15 10:26
——国家管网集团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发展综述
十万公里管道纵横,一张网能源惠天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洞察世界能源发展大趋势大逻辑,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
2019年,国家管网人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从零起步组建能源行业新央企,一路携手闯关夺隘,走过一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成功开创管网运营机制和油气市场体系的崭新范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端牢能源饭碗、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中彰显了“新国家队”“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构建形成具有管网特色的
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国家管网集团着眼高质量发展,突破企业并购重组难题,提出市场化、平台化、科技数字化、管理创新“四大战略”,一体构建运行大业务、大党建、大监督、数字化“四大体系”,大力实施“五个坚持”总体方略,通过服务、改革、扩网、创新、人才立企强企,开启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搭建以股东会、党组、董事会、经理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开创了股权多元化央企完善公司治理的管网经验。
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建好“三道防线”,让“严格按制度流程办”成为管网铁军“军纪”。摒弃传统治理模式,以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守正创新推进“四化”整合重塑,完成17家区域化公司独立运营,历史性解决管理交叉重叠问题,压缩管理层级,推广省公司—作业区“两级管理”,组织形态焕然一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战略执行与预算管控体系高效运行,资金管理和司库建设卓有成效,净资产收益率提升,经营现金流稳定,利润贡献居央企前列,经营业绩连续4年获评A级,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跻身央企前列。
搭建“X+1+X”市场体系
推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公平开放
国家管网集团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胸怀“国之大者”,把握“强优大”内涵,践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企业宗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努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
“十四五”以来,国家管网集团发挥管网公平开放作用,推动油气市场体系迈向“X+1+X”。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推进设施公平开放,建成投用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创新服务产品体系,全面上线“一票制”联运结算,打破市场壁垒,撬动市场主体迅猛增长,管网下游用户增长58%,用能成本降低,天然气生产与消费提升。
加速“全国一张网”建设
油气供给量与覆盖面持续拓展
国家管网集团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发挥统一规划运营优势,以全国视野支撑制定“十四五”规划,超前布局和推进干线管网和互联互通,全力推进“全国一张网”建设。
“十四五”以来,主干管网建设全面提速,“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提前贯通投产,西气东输四线、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干线按期建成投产,川气东送二线、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等重大能源通道和一批互联互通工程陆续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4000亿元,新投运管道超1.8万公里,一次管输能力从2600亿立方米/年攀升至3940亿立方米/年、增幅52%,互联互通转供能力提升74%,基础设施保供能力硬瓶颈基本消除。
稳步推进储气库达容达产和LNG接收站建设,储气能力约占全国总储气能力的三分之一,与管网相连的储气库工作气量增幅70%,冬季保供冲峰能力增幅42%,为天然气保供提供了坚实保障。
持续贯通油气供给侧与需求侧通道,天然气管网已连通19个国内主要气源和中亚等进口管道气源,以及14座LNG接收站、19座地下储气库;原油管网已连通国内18家油田、42家炼化企业;成品油管网已连通国内42家大型炼厂、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油气资源上载点实现应连尽连。
同时,积极推动省级管网市场化融入,组建并控股广东、浙江、甘肃、福建、海南、湖南等省网公司,组网“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推动我国能源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全国一张网”优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布局,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布局战新产业
答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必答题”
国家管网集团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管输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构建新型研发体系,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研发投入,多项成果入选国家首台(套)装备,关键设备国产化率提高至97.5%,管网技术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及二氧化碳输送等领域形成成套技术及标准,高钢级高压力抗氢管材、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用耐腐蚀、高止裂韧性管材试制成功,一批示范项目陆续开展前期及建设工作,量子通信技术合作达成共识,数字化转型成果斐然。
积极实施“双碳”行动,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MRV)体系,作为创始成员发起“中国油气甲烷控排联盟”和“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积极推动管道线路移动式和站场固定式放空回收技术试点应用,自主研发“压气站甲烷减排技术”,能源管输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有力发挥。
扛稳使命责任
守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底线
国家管网集团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能源稳定供应,创新“冬夏一体化”模式,畅通南北互济通道,每年组织保供“誓师”、领导干部“驻站跟班”,日进销气量屡创新高,储气库工作气量提升85%,冲峰能力增幅50%,冬季保供“五战五捷”,以管网担当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坚持安全优先,组建初期即实施队伍“三湾改编”、发布“十大禁令”,加大安全投入,推进治本攻坚,完成老旧管道整治,解决三大历史遗留管道问题,构建“1+6+1”调控体系和“一省一中心”维抢体系,生产异常事件年均降幅超10%,核心设备自主运维能力提升,筑牢了油气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屏障。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不断巩固
国家管网集团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建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健全权责法定、透明协调的治理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十四五”以来,国家管网集团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发展合力。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学习、“第一遵循”贯彻、“第一政治要件”落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让党员干部“两个维护”更加自觉,让“最讲政治、最有信仰”管网主标签越擦越亮。
锚定“做出特色、走在前列、形成品牌”党建工作总目标,通过“五个狠下功夫”党建工作总部署和“学思践悟验”党建工作“五步法”,以“基层三化”和“六抓六促”筑牢红色堡垒,“红色能源动脉”品牌熠熠生辉。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优化班子结构,选人用人满意度居央企前列,引进高层次人才4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
坚持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整治“靠企吃企”等突出问题,会议管控减负方案获全国借鉴,统筹做好安全、统战等工作,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五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不忘初心、担当使命,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三万管网铁军正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征途上阔步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管网绚烂篇章。(国家管网集团供稿)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