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9-08 16:33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白宇
9月3日清晨,北京的天空浮云漫卷,金色的光芒照耀天安门广场。
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正式开始。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呼号声声,响彻长街!9时44分,空中护旗梯队率先亮相,揭开阅兵分列式的序幕。当整齐划一的脚步声踏过广场时,现场观众回应以热烈的欢呼声。
——那欢呼声,是对阅兵方阵铿锵步伐与昂扬风貌的赞叹。
有网友称:“世界上只有两种阅兵,中国式阅兵和其他阅兵。”
中国式阅兵,一大看点是“千人如一人”的整齐划一。这种整齐划一,不仅仅是动作上的高度同步,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集中展现。
横看,是一条线;竖看,是一个人。在那一刻,万千个体凝聚成一个符号,一种力量,如同钢铁洪流般不可阻挡。
尽管此前三次彩排的画面,已经提前“剧透”了部分精彩,但当真实的阅兵式在阳光下展开时,依旧让人震撼不已、心潮澎湃。
方阵行进,以毫米丈量出钢铁纪律;铿锵足音,用分秒凝聚成磅礴力量。
“在天安门广场现场感受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我的内心无比震撼,更充满自豪。三军仪仗队的铿锵步伐,新型装备方阵的惊艳亮相,无不让我热泪盈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国网恩施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巩向记者表示。
——那欢呼声,是对硬核装备卓越性能与强大实力的喝彩。
“军迷变军盲,又兴奋又迷茫。”这是看过九三阅兵后网友的真实感受。
这次阅兵所有的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主要特点是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
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当新型装备依次亮相时,现场的气氛再次被点燃,观礼群众目不暇接,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解说词更是将气氛推至高潮。
阅兵,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抗战岁月的艰难困苦,更勾勒出当下蓬勃向上的时代盛景。
1949年开国大典,我们的飞机只有17架,因数量不够,受阅飞机不得不“飞两遍”。如今,百余架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我们已经从开国时的“万国造”,换成了如今的“中国造”,而且不只是“海陆空”,更有新军兵种。
“当我看到所有受阅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从信息化作战平台到智能化防控体系,全部彰显着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我觉得十分自豪。”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班班长张霁明表示。
——那欢呼声,是对使命传承炽热初心与接续奋进的共鸣。
“后劲也太大了!”九三阅兵后,网友表示。
这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
同时,更是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精神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能源领域而言,从大庆油田的“铁人精神”到如今新能源领域的创新突破,我们这代人接过接力棒,在戈壁荒漠架起风电巨轮,在万里海疆铺设输气管网。使命,让每一座电站都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石,能源人“端牢饭碗、守护民生”的初心从未改变。
“作为国家电网的一名基层电力员工、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守护万家灯火。”“时代楷模”、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社区经理钱海军表示。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天安门广场上“1945”“2025”的字样分外醒目,历史的长河在此刻交汇。
阅兵仪式上迸发的阵阵欢呼声,仿佛一个缩影,照见了我们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如今,山河如锦、国泰民安,我们也需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