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2025-08-22 14:16
8月2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雪域高原迎来又一个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多年来,国家电投集团深耕西藏,从辽阔的藏北草原到蜿蜒的雅鲁藏布江畔,以绿色电力点亮万家灯火,用生态优先筑牢发展根基,一座座光伏电站、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持续为高原可持续发展注入蓬勃的绿色动能。
西藏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西藏区域统筹单位,深耕雪域高原12载,累计在藏建成投产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62.8万千瓦,装机容量跃居西藏自治区第三,跻身区内主力能源企业行列,以绿色电能点亮万家灯火,以创新实践助力区域发展,全面服务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走出了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开拓先锋
点亮西藏光伏产业的“第一度电”
2011年5月,国家电投集团在山南市桑日县建成西藏自治区第一座光伏电站——桑日光伏电站,改写了西藏无规模化光伏发电的历史,为高寒缺氧条件下光伏场站的建设与运营积累了成功经验,对西藏自治区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自电站建成以来,累计发电量2.2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7.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2万吨,对西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援藏
从“无电”到“强网”的历史跨越
国家电投集团积极履行央企援藏使命,2012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电投集团签订电力援藏工作协议,开启了集团电力援藏序幕,“十二五”期间,重点援建了察隅县波罗水电站。该项目于2015年底全面投产,解决了察隅县长期缺电问题,成为边疆地区能源保障的“稳定器”。2021年,察隅县特大山火救灾期间,波罗水电站连续近4个月孤网运行,全力保障应急指挥、民生及救灾用电,获县政府专函表彰,体现了“灾情就是命令,保电就是责任”的央企担当。目前,该电站累计发电3.69亿千瓦时,持续为藏东南区域发展注入绿色动能,荣获西藏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绿色征程
绘就雪域高原生态画卷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国家电投集团将生态优先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推动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2024年年底,建成西藏自治区首个光伏治沙项目——桑珠孜区9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项目海拔4003米,占地面积达1700亩,通过种植草、灌木等方式,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发挥防沙治沙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协同发展。截至目前,西藏公司在运、在建和拟建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不到三年时间,完成了自成立以来前10年四倍的规模增长,全力推进“均衡增长战略”在藏落地落实。
创新融合
“新能源+”赋能西藏特色产业
聚焦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瓶颈,西藏公司率先在林周县开展“新能源+设施牧业”创新实践,将光伏与牧业有机结合,针对高原牧区草地退化、牲畜越冬难等痛点,建设高标准大棚温室,试种牧草20余种,成功筛选5类高产高蛋白品种,用心用情用力研究新能源+高原牦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西藏公司建成构网型储能项目规模4.8万千瓦/19.2万千瓦时,开展组串式与集中式PCS比对实证,相关成果将重点用于西藏自治区电网薄弱县域电力保供,为高海拔电网薄弱区域长期稳定供电提供“国家电投方案”。
牢记“国之大者”
积极履行国资央企社会责任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在国家电投集团党组领导下,西藏公司迅速反应,及时成立了电力保供和灾区抢险两支队伍赶赴灾区现场,采购帐篷、发电机、棉被等2000余件价值30余万元的应急救援物资,组织40余人携带挖掘机、随车吊等10余台紧急救援机具火速奔赴灾区展开抢险救灾;组织生产人员赴日喀则辖区光伏电站开展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保障电力供应;开展集团捐款和干部职工捐款,共计1516.9万元,全力以赴支持西藏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此外,国家电投集团在西藏还有吉电股份西藏拉萨沛德3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电站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镇,2019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2022年配套建设6兆瓦/30兆瓦时储能电站。
作为吉电股份首个高原储能电站,该项目相当于一个巨型“充电宝”,通过“白天储电、夜间释能”的模式,有效平抑了西藏地区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提升了光伏发电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助力西藏地区清洁能源消纳,推动当地区域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为世界“屋脊”蓄能。
六十年
是历史长河中的倏忽一瞬
于西藏大地却是跨越千年
铸就传奇的壮丽征程
十二载
国家电投集团绿电赋能、生态筑基
守护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未来
国家电投集团将继续深化绿电转型
推动西藏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为西藏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
注入可持续的能源力量
祝福西藏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赵帮林 张惠智 姚丽娜 郑佳宁)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