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建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5-08-22 14:16
六十载奋斗栉风沐雨,六十年雪域沧桑巨变。8月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
60年前,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六十载栉风沐雨,一甲子沧海桑田。60年来,中国能建扎根雪域高原,捧出“电力明珠”,勾勒“风光盛景”,铺就“电力天路”,为藏区清洁能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央企使命担当,与西藏人民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在雪域高原谱写了助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点亮高原,推动电力跨越式发展
西藏,国家“西电东送”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和平解放以前,西藏仅有一座供上层贵族享受的小电站,全区电力发展接近于零。改革开放之后,西藏电力发展步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投资规模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能建前后三代人,秉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用近半个世纪时间,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西藏电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再到实现主电网全区覆盖,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多能互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综合能源体系,竭力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承担西藏电网所有主电网规划及大型电源接入系统规划设计工作,擘画构建了西藏自治区主体电网架构;
——牵头完成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与昌都联网以及阿里联网4条电力天路的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彻底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
——先后承担金沙江上游、澜沧江上游、藏东南地区、雅鲁藏布江流域等多项西藏大型流域输电规划研究、勘察设计和建设,开启了藏电外送和绿电出高原的新时代;
——全面参与西藏“十五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协助编制关于西藏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中长期规划、建设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顶层规划;
——全程参与雅鲁藏布江干流藏木水电站、加查水电站,以及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等大型水电项目建设;
——全面参与西藏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国最大的构网型储能光伏发电项目——索县热热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建设西藏最大光储发电项目——加娃一期光储电站;投资西藏最大的牧光互补项目——拉萨当雄100兆瓦光热+800兆瓦光伏一体化项目……
未来,中国能建将积极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充分发挥在能源电力领域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的全产业链优势,以西藏清洁能源研究院为先导,以藏东南等重大清洁能源基地为重点,统筹推动西藏水电和新能源资源开发、外送,切实将西藏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绿动高原,筑牢生态文明屏障
在拉萨曲水县海拔近3800米的茶巴拉5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建设现场,这一幕令人动容:寒冬腊月,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抢抓冬季停工期前最后施工时间;而在项目部的草皮养护室内,一排排移植来的草皮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曲水县土壤贫瘠,原生植被矮小脆弱、生长缓慢,一旦破坏极难自然恢复。面对草原生态脆弱困境,项目部在场平施工前进行人工草皮剥离,放置于草皮养护室进行养护,并在此基础上增设草籽养护试验,用于项目后期大量植被恢复。目前,该项目创新的草皮移植养护规模和管理模式,获得了拉萨市能源局、发改委及业主方的高度认可,成为高原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典范。
赋能世界屋脊、点亮雪域高原的过程中,中国能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服务西藏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
十一年前,青藏铁路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藏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作为参建单位中唯一非铁路系统的施工企业,承建了拉日铁路全线主跨跨度最大的桥梁——年楚河特大桥,施工难度世界罕见。
拉日铁路年楚河湿地特大桥工程段是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繁衍及栖息地。建设中,为减轻路基对湿地的侵占,年楚河特大桥被“延长”了800多米,3000多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及50多棵树木进行平移保护并回填栽种。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对项目部取土场的恢复工作给予“与原始地貌相差无几”的高度评价。
在青藏高原北部的阿里地区,阿里联网工程输电线路途经藏文化的“世界中心”冈仁波齐峰、“藏地神湖”玛旁雍错和珠峰景观区,为了让输电铁塔与当地自然景观自然交融,不打破原有的和谐环境,中国能建西南院工程师们依照西藏地区代表性动物岗巴羊和白绒山羊设计出“景观输电塔”。
在海拔5500米冻土覆盖的西藏巨龙铜矿爆破现场,易普力公司通过优化深孔爆破参数与起爆顺序,精准控制能量释放路径,有效抑制爆破振动、粉尘与烟尘扩散,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岩体与生态系统的扰动。
当前,中国能建正深入践行“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充分发挥“30·60”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全面参与西藏现代水网、水资源高效利用、绿色智慧矿山建设及民爆一体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建设。
造福高原,倾力支援改善民生
今年5月,中国能建对口支援八宿县的首个民生工程——八宿县第一小学教师周转房项目正式竣工交付。该项目将有效改善当地教职工生活条件,吸引区外优秀教师投身八宿教育。
西藏昌都八宿县,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左右,县内的怒江七十二拐是进藏最艰难的道路之一。
2022年,中国能建正式承接对口支援西藏昌都市八宿县有关工作,成立了由葛洲坝集团牵头,西南院、易普力公司参与的中国能建对口支援八宿县工作组。
中国能建把援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决扛起央企使命担当,将服务西藏发展作为落实国家战略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制定出台一系列援藏工作举措,从资金、人才、管理、项目、就业等各方面,不断拓展援藏工作深度广度。2022年至今,中国能建已累计投入资金5820万元,积极推动各类支援项目落实落地。
——安排县人民医院的妇产科、麻醉科医生前往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进修学习,提升八宿县医疗水平;
——启动“中国能建教育基金”项目,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困难学生,激发教育事业的活力;
——开展面向八宿县的专场招聘会,已累计提供岗位近千个;
——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电工、工程机械操作、挖掘机等新技能,开辟就业新渠道;
——建设光伏科技大棚项目,利用大棚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作物,有效实现“农光互补”,带动当地种植业发展和就业增收;
——打造八宿县高海拔学校供暖全覆盖工程,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解决师生冬季取暖问题
未来,中国能建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援藏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务实推进产业支援,积极带动群众就业,深化创新智力支援,努力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全力做好新时代援藏工作,在助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上展现央企担当、贡献能建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能建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策马加鞭、奋楫争先,守正创新、实干担当,深耕细作、久久为功,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书写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