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丨拱卫A股 能源央企在行动 ——增持回购涉及金额总计最高达182.5亿元
见习记者 衣韵潼 本报记者 赵坤
4月7日,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全球资本市场遭遇剧烈震荡,A股市场也出现深度调整。
为提振市场信心,4月8日起,能源央企带头增持、回购,涉及金额总计最高达182.5亿元。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能源央企集中增持
在一众拱卫A股的能源央企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动作最快,首家披露增持信息。
4月8日一早,中国石化发布公告,将以20亿~30亿元增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增持资金来自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增持股票专项贷款。
该消息发布后不到9个小时,中国石化已迅速行动,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增持了1784.35万股A股股份。
与此同时,三大油企中的另外两家也相继发声,计划在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增持旗下上市公司股份。
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累计增持28亿~56亿元。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将一次性对旗下3家上市主体增持,增持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亿~40亿元,增持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3亿~5亿元。
除上述公司外,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亦宣布积极增持。旗下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将在未来3个月内获控股股东以自有资金增持0.5亿~1亿元。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同样表示,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或金融机构增持股票专项贷款对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持15亿~30亿元。
继4月8日早间宣布对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增持0.3亿~0.5亿元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当日表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将再次启动增持计划。
此外,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表示,基于对未来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将加快实施旗下上市公司增持计划,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在市场底部时期,以各路‘国家队’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和产业资金直接增持ETF和相关股票,短期内可在一定程度上熨平波动、稳定市场,引导情绪修复,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告诉中能传媒记者。
回购重组加速推进
除密集增持外,为维护股东利益,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亦有不少公司董事长、实控人提议回购,回购后的股份多用于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4月7日晚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披露,董事长卢铁忠提议通过集中竞价回购部分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或股权激励,回购金额3亿~5亿元。
紧随其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控股的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南瑞”)公告,董事长山社武提议以自有资金5亿~10亿元回购部分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国家电网宣布,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积极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将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提升投资价值。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同样表示,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将进一步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通过多维度市值管理措施,为所有股东创造可持续价值增长,实现各方共赢发展。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控股上市公司将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持续巩固资本市场信心。
为着力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产融”)已加快推进重组进程,核电资产整合提速。
此外,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正与旗下上市主体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启动新一批注资交易,推进优质资产注入。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源央企通过全方位市场化手段多角度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在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同时,也体现出能源“国家队”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维护股东利益的责任担当,为市场后续发展释放积极信号。
4月8~9日,A股市场连续翻红。截至9日收盘,中油资本涨停,电投产融上涨超4%,国电南瑞、海油工程、中海油服等纷纷跟涨。
“A股筑底期,能源央企大资金的进入对于修复信心、提振市场表现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展望后市,考虑到A股不确定性上升,投资者仍需谨慎配置。在后续产业链上,具备高股息防御属性的能源电力板块避险能力较强,值得持续关注。”汪毅称。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