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3-26 17:23
见习记者 衣韵潼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周倜然
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驶入快车道。
为建立健全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制定出台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标准、构建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做出一系列努力。
其中,发布“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推动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业内看来,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迈出关键步伐,有利于加快推动电力行业及电力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制定出台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标准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用性行业,既是驱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性要素,也是实现全社会降碳减污、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优先构建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在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准确量化本土产品碳足迹、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电力行业标准化归口管理机构,中电联联合电网和发电集团等电力行业“链长”单位,研究构建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一次性成功立项“燃煤发电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等7项发电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同时,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分批推进电力装备产品种类规则(PCR)标准编制。其中,变压器、电力电缆、智能电能表、输电杆塔、导地线、电站锅炉首批6项中电联标准即将发布,第二批避雷器等17项中电联标准立项在编,填补了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方法规则上的空白。
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表示,统一细致的规则标准是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基础方法论,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写组对产品生产单元过程的原材料、能源消耗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组织企业开展试算验证,充分体现本土电力行业产品特性,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预计到2025年底,中电联将制定出台30项左右电力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27年制定出台80项左右规则标准,并逐步推动与国际通行的PCR标准衔接互认。
构建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除有效构建起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外,中电联还系统开展了电力产品碳足迹研究,为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首次研究提出中国电力碳足迹因子提供有力支撑。
受生态环境部委托,中电联首次提出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碳足迹因子和输配电碳足迹因子以及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共10项符合中国实际的电力碳足迹因子,供各行业量化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使用。
与此同时,按照国际生命周期数据体系(ILCD)规范要求,中电联进一步研究构建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梳理数据要素清单,分产品、分区域汇聚电力装备企业实景数据,为国家碳足迹因子库贡献电力智慧。
“高质量本土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是保证碳足迹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中电联将不断扩大数据库测算覆盖范围,丰富案例样本,提升数据质量和代表性,加强因子数据迭代,持续更新发布后续年度电力碳足迹因子和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基准值,推动外界引用,以我为主促进国际接轨。”杨昆称。
建立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
为规范推进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中电联打造出电力行业首个面向市场主体开放运行的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按照平台科学统一的量化方法、认证程序、评审要求,指导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工作,推动中电联认证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6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机构,成为能源电力行业唯一入选的认证机构。
杨昆指出,企业可利用电力行业产品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开展产品碳足迹报告与认证工作,有效识别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碳排放数据,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策略。中电联(北京)检测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结合国家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建设工作要求,助力企业提升产品绿色低碳竞争力,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据了解,下一步,中电联将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继续按照“抓关键、树权威、赶时间”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和数据库建设,指导企业规范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及认证工作,加强国际衔接互认,为电力行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