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热点

我国首个!海上“膜法”碳封存来了

来源:中国海油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4-12-23 14:37

  12月16日

  南海东部油田传来消息

  我国首个海上膜脱碳示范工程项目

  ——惠州32-5平台

  伴生气回收脱碳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

  全面建成投用

  项目每年

  可回收伴生气超1800万立方米

  封存二氧化碳6000吨

  对于探索发展CCUS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和海洋碳汇技术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原油开采往往会同时释放伴生气,其主要成分虽然为甲烷,与天然气类似,但由于气量较少,经济性不高,通常采取直接放空或燃烧的处理方式。

  南海东部油田

  以惠州32-5平台为试点

  量身打造二氧化碳高效捕集装置

  及回注、封存技术体系

  实现伴生气高效脱碳、回收、利用

  伴生二氧化碳经捕获、分离、压缩

  回注海底地层实现永久封存

  大大减少能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

  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片

  脱碳有“膜”法

  Q

  什么是“膜脱碳”?

  膜法脱碳是一种采用膜技术去除二氧化碳的方法,可将二氧化碳和可用燃料气进行分离,分离后燃料气用于供给发电,而二氧化碳则被捕集利用,有效减少碳排放量。

图片

  项目首次实现

  我国自主研发的膜分离设备

  在海上油气田脱碳项目的应用

  对高含二氧化碳的伴生气进行脱碳回收

  烃回收率达到90%以上

  伴生气可有效转化为

  燃气发电机所需燃料

  日产量超2万立方米

  所捕集的二氧化碳

  则直接封存至海底地层

  从而实现海上平台节能减排

图片

  此外,该装置采用

  多分离单元模块化集成工艺

  体积减小30%~40%

  重量降低30%~40%

  具有占用空间小、工艺简单

  安装方便、能耗低等特点

  更适合海上平台现场实际

图片

图片

  同井可注可采

  Q

  “同井注采”有何优势?

  同井注采工艺可在不影响采油的情况下,进行二氧化碳回注封存,从而实现了井槽的集约化、高效化利用。

图片

  项目应用同井注采工艺

  将分离出的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增压

  并回注至井下进行永久封存

  成功实现国内首次

  将同井采注工艺技术

  应用于二氧化碳回注封存

图片

  项目在同一口井内同时实现

  采油和二氧化碳回注封存

  有效解决海上平台井槽资源受限难题

  提高了海上油田开发

  和碳封存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具有极强的经济性和推广性

  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绿色低碳

  和节能减排技术体系

图片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