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4-08-23 17:19
8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获悉,经过5年的技术攻关、工程建设,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研制成功。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该发电机组发电功率、热工转换效率等各项指标,全面达到项目任务书要求。
据悉,该发电机组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项目支持研制。该项目日前顺利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项目绩效评价。经过5个小时的答辩与专家质询,专家组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建议推广实施。
近年来,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光热发电的成本下降不及预期。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作为最具潜力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灵活性技术,受到全球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使用的高温粒子吸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等核心装备,在全球范围内均处于研究探索阶段。”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说。
5年来,项目组以工程设计为核心,将基础理论研究、技术装备开发和系统集成有机整合为一个整体,积极推动科学研究与实证工程建设。
“我们突破了太阳能高温颗粒吸热、流化床颗粒/二氧化碳换热、200千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等核心装备设计制造等难题,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包括高焦比聚光场、颗粒吸热器、颗粒/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机组和高速电机在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运行。”王志峰说,该项目将有效推动我国“低成本—高效率—高灵活”光热技术发展,为我国大比例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