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17:24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莫非
4月底,A股2023年年报披露接近尾声。记者梳理了50家储能相关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储能业务持续高增,行业两极分化加剧。
2023年,锂电池储能新增装机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由于入局者暴增,“内卷”趋势更加严峻。“强者愈强”,业内马太效应凸显——寡头企业竞争加剧,尾部企业突围艰难。
企业营收冰火两重天
记者梳理的50家储能相关企业,总营收达到11815亿元,净利润887.3亿。其中,储能业务营收195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约16.5%。储能营收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
“宁王”(宁德时代)储能营收位列榜首,以599亿元一骑绝尘,占比达到50家企业储能总营收的30.67%。其次是阳光电源,储能营收178亿元;亿纬锂能以163.4亿元紧随其后。
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储能营收占比逐年提升。如宁德时代储能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0.64%成长到2023年的14.94%;阳光电源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3.69%提升到2023年的24.64%,(2022年为25.15%,2023年营收比重略有下滑);亿纬锂能2023年储能业务占总体营收比重为33.5%,较2022年度提升7.52个百分点。
50家企业中,储能电池相关企业共计17家,营收业绩呈现两极分化。从营收同比变化来看,9家储能营收同比增长(德赛电池未披露相关数据),占比56.25%,最高增速为欣旺达的144%;7家储能营收下滑,其中下滑幅度最大为孚能科技,下降了59.17%。
竞争激烈淘汰赛加剧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促进和鼓励储能项目开发建设。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随后,国家能源局通过推动技术创新试点示范、强化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等措施,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在多项政策利好激励下,储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记者通过企查查平台搜索“储能”关键词,勾选“企业名”“经营范围”及“企业简介”后发现,截至5月5日,我国储能相关企业一共有195195家,最近15天新增企业达2948家。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022年新成立的储能企业数量是40014家。2021年和2020年则更少,分别是9453家和5990家。2020-2022年累计成立储能企业数量为54557家。可以预料,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加剧,竞争势必日趋白热化。
再看行业现状。2023年,我国锂电池产量高达750吉瓦时(GWh),同比增长超过130%,其中储能电池产量突破100GWh。在供给增长高于需求增长的情况下,锂电池市场分化不可避免。具备更强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和更好市场布局的龙头企业,在价格战中具备竞争优势;而二三线厂商则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部分尾部企业可能还未享受到行业增长带来的红利,就已经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险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储能行业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记者观察到,今年开年以来,各大储能企业扎堆发布更大容量、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寿命的储能新品。市场主流的电芯容量已从去年280安时(Ah)迈向300Ah+,甚至向更大容量迭代。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储能系统容量从5兆瓦时(MWh)升级到5.5MWh、6.9MWh,以求更好性能、更少占地面积和更低成本。
由此看来,不论是电池生产企业还是储能集成商,储能领域淘汰赛加剧都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常态。
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主流共识的当下,储能在全球的发展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
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寻求生存空间,拥有全球化视野及具备国际化供应能力的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比如“宁王”,其强大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来自于稳定的市占率,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海外业务的提升。据相关机构统计,2023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259.7GWh,同比增加40.8%,市占率为36.8%,同比微增0.6个百分点,连续7年排名全球第一。其中国内市占率44.5%,同比降低2.1%,连续7年位列第一;海外市占率27.5%,同比增加4.7%。储能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为40%,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一。相较而言,国外市场毛利率略高于国内,2023年国内毛利率为21.8%,而国外毛利率为25.19%。
2023年,欣旺达也加速了“出海”步伐。据其2023年年报披露,该公司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在匈牙利、摩洛哥、越南新增海外工厂。截至2023年末,欣旺达海外营业收入达到204.56亿元,占比为42.74%,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接近半壁江山。
对于厮杀激烈的储能行业来说,“出海”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但是质的提升才是破题的关键。业内人士认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重点发力,最终实现行业内传统生产力到先进生产力的升级,才会推动行业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据欣旺达内部人士透露,其旗下公司已着手提升实际储能利用率。结合新型储能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需求,积极开展新型储能与其他电源协同优化调度技术、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调度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储能的电网主动支撑技术及电动汽车等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聚合互动调控技术等研发攻关工作。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崔剑从系统集成商角度分析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认为,首先行业企业应该具备系统思维,在产业链系统、系统创新、产研结合方面做足功课,不能闭门造车,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高度关注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围绕新能源高渗透率带来对电力系统的冲击,要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的支撑作用,从单一主要的调峰能力向构网能力转变。”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