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能源热点

我国油气企业按下低碳发展“快进键”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2-06-27 14:34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王若曦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生产原油8569万吨,同比增长4.1%;生产天然气9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今年以来,我国“稳油增气”的能源生产形势体现出油气企业不断优化传统业务格局、实现低碳转型的决心。

  而近日国有油气企业陆续发布的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也印证着油气企业推进低碳转型发展付出的努力——不仅传统主业成绩显著,新业务、新技术成果也可圈可点。当前,油气企业加码布局新能源产业,并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传统产业低碳生产。随着我国能源格局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油气企业已按下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快进键。

  聚焦天然气生产

  优化传统业务开发结构

  天然气对于我国能源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起到桥梁纽带作用。2021年,我国油气企业充分把握天然气的低碳属性,加大天然气产业投资力度,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加速推进天然气产量增长。

  中国石油2021年国内天然气产量达1378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66.4%,对去年我国实现天然气增储上产起到了强大支撑作用。“稳油增气”的另一面,是油气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2021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在该集团油气产量结构中占比达51.6%,其中致密气产量占该集团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27.6%。

  中国石化的天然气板块同样抢眼。回顾2020年,中国石化生产天然气303.7亿立方米,较2019年增长2.4%。2021年,该集团天然气产量339.6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9%,增幅显著。

  中国海油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开发能力。2021年生产天然气338亿立方米,海洋天然气资源开发已经向深水、超深水迈进,中国海域首个大型深水自营气田陵水17-2气田群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已具备1500米超深水自主勘探开发能力。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集中力量推动陆上天然气开发,为提升我国天然气产量夯实了“底气”。苏里格气田顺利完成亚洲陆上最长水平段气井压裂改造,有效动用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量。塔里木油田今年前4个月新建天然气产能10亿立方米。川渝地区加速建设我国首个千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步伐,元坝气田和川西中浅层区块两个老区实现稳产,中江气田、威荣页岩气田等新区块加快评价建产。

  中国海油在海洋天然气开采领域同样火力全开。中国海油今年初公布的2022年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提出,将以陵水17-2大型深水气田为核心,带动周边气田的勘探开发,计划实施陆上非常规天然气再增千万方储量工程,重点落实神府储量区。从最新披露的数据上看,中国海油正在履行该计划,完成好增储上产任务。陵水17-2气田今年前4个月产气超过10亿立方米,神府区块致密气高效井台于今年5月完成压裂施工。

  重视新能源发展

  拓展新兴产业战略布局

  为锚定碳中和目标,油气企业在推进传统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增长极,持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

  以中国石油为例,2021年中国石油的资本性支出达到2511.78亿元,其中超过七成投向勘探与生产业务。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资本性支出达30亿元,而这一数据在今年则被提升至100亿元,较去年翻了超3倍。可见,中国石油核心业务仍集中在油气领域,新能源业务虽然尚未成其主营业务,但大幅增长的计划资本投资额展现出了中国石油积极扩展新能源业务规模的决心。

  当前,油气企业正逐渐转移以油气为主的业务重心,提升新能源业务应用的规模及水平,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布局。

  从项目布局上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积极发展光伏产业,通过“油田+光伏”模式,实现光伏项目发电自发自用。中国石油旗下首个集中式光伏电站玉门油田200兆瓦光伏示范项目于去年12月并网发电,成为甘肃省最大的单体并网发电项目。去年年底,中国石化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胜利油田胜利发电厂灰场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项目装机容量为37兆瓦。此外,中国石化还深入开展“光伏+加油站”行动,深化罩棚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所发电量主要用于加油站自身用电和电动汽车充电。截至2021年底,中国石化已建成1253座光伏发电加油站,装机容量43.8兆瓦。

  中国海油对于新能源领域的开发则主要集中在风电领域。油气企业开发海上风电项目具有天然优势,可以将油气平台装备技术转化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中。去年,中国海油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江苏海上风电场实现了全容量投产运行,年上网电量可达8.6亿千瓦时。

  氢能产业是油气企业实现转型新的增长极。氢能与油气产业链关系紧密,油气企业制氢、加氢等装备技术比较完善。炼化装置通常会用到氢气,终端站点依托加油站建设加氢站可整合资源。2021年,中国石油积极布局氢能业务,投用高纯氢供应能力1500吨/年,建成8座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具备日加氢能力7吨。中国石化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截至2021年末已累计建成加氢站74座,合计加氢能力约45吨/天。今年,中国海油在煤气化制氢技术应用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应用E-Gas技术的煤制氢联合装置已连续平稳运行超过300天。

  在地热能开发上,中国石油“一家独大”。矿权区内4000米以浅地热资源总量占国内地热资源总量的86%。2021年,中国石油新增地热供暖面积960万平方米,未来将在清洁替代、对外供能两个方向积极开拓地热产业,打造京津冀清洁供暖、东北用能替代和长三角采暖制冷“三大示范区”。

  瞄准CCUS技术应用

  实现传统业务低碳生产

  在绿色转型过程中,油气企业瞄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这个技术高地,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并提高油气采收率。这主要基于中国石油早在10余年前就开始对油气藏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及资源化利用进行的立项研究。当前,我国通过技术攻关与实践,已经具备大规模捕集利用与封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积极推进全流程CCUS产业集群的构建。

  油田方面,去年,中国海油在珠江口盆地启动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油田群碳封存项目。今年3月,中国海油又启动了“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CCUS专项,将重点开展海上CCUS全流程技术、示范项目和海洋碳汇、矿化固碳及二氧化碳化学利用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去年启动松辽盆地300万吨CCUS重大示范工程,部署大庆、吉林、长庆、新疆等油田重点开展“四大工程示范”,辽河、冀东、大港、华北、吐哈、南方等油田开展“六个先导试验”。

  在油田应用CCUS的同时,油气企业也积极发挥油田、炼化一体化业务优势,由炼化企业实施碳捕集,将二氧化碳运到油田注入油层进行驱油,以提升油田采收率并实现二氧化碳封存。2021年7月,中国石化启动了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该项目于今年1月建成中交,是目前国内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十四五”时期,中国石化还将依托南化公司等炼化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力争在华东油气田、江苏油田等再建设百万吨级CCUS示范基地,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

  责任编辑:牛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