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2-17 11:17
涵盖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等7项内容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 (见习记者王可 本报记者白宇)2月1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的通知,遴选出共45项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清单涵盖了构建“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碳工具应用体系等7项内容。
由浙江省交通厅搭建的“133X”架构的碳达峰数字化平台,即以1套碳排放核算体系作为平台大脑,开发“碳指数、碳效码、碳积分”3个工具,旨在服务政府、企业、公众3类用户。通过明确不同主体交通碳减排核算方法,平台成功打造多个典型应用场景,有效推动了交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碳指数”方面,平台围绕交通发展质量、交通能耗排放和交通低碳管理三个维度,建立了量化评价体系,形成了基于浙江省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指数的省市统一量化评价标准和发布机制。该指数实现定期测算,为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碳效码”则是针对省内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碳效码规则与算法,根据企业的低碳发展水平,赋予其绿码、蓝码或红码,并据此开展财政金融、路权管理等政策应用。目前,“碳效码”已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绿码企业已累计兑现专项贷款2.8亿元,发放补助639万元,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
而“碳积分”的应用则更加贴近市民生活。市民通过选择公交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可以在“一码通”平台上兑换“碳积分”,进而换取公交车电子票、共享单车电子票等绿色出行奖励。目前,“碳积分”平台已注册用户153万,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省级碳普惠平台,累计实现低碳行为超亿次,积分兑换超过1500万分。
据悉,碳达峰数字化平台现已累计接入55万辆(艘)营运车船装备数据,有效解决了交通碳排放源点多量大、流动性强、精准感知难、量化核算难、有效监管难等问题。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