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国际

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将首超煤电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8-27 17:02

——国际能源署报告预示全球能源转折点

中国能源新闻网见习记者 王可 记者 白宇

  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发布的《2025电力年中更新报告》(Electricity Mid-Year Update 2025)指出,全球电力需求正以远超能源总需求增速的态势强劲上扬,预计2026年全球用电量将突破29000太瓦时,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预测,可再生能源势头迅猛,最快将于明年超过煤炭发电,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然而,在这看似蓬勃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区域排放差距拉大、电价分化加剧和电网稳定性挑战凸显等多重考验,亟需各方携手应对,探寻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需求强劲:新兴经济体成增长引擎

  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增长3.3%,2026年将达3.7%,是同期能源总需求增速的两倍多。这一增长速度虽较2024年的4.4%有所放缓,但仍远高于2015至2023年2.6%的平均水平。总体而言,2026年全球用电量将超过29000太瓦时新高。

  亚洲新兴经济体是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核心腹地——中国2026年需求增速预计达5.7%,印度达6.6%。其中,中国电力需求增长呈现“结构优化”特点——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凭借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扩大、数据中心与5G网络扩容,实现7.1%的同比增长;新能源产品制造业增速更为亮眼,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同比分别增长36%、18%,直接带动相关领域用电攀升。

  美国电力需求受数据中心规模扩张及电气化进程推进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全年同比增长2.3%,2026年增长约2.2%。

  供应革命:可再生能源重构电力版图

  全球电力供应端正经历“历史性替代”,可再生能源的主导地位愈发重要。

  报告预测,根据天气趋势和经济发展情况,可再生能源最快2025年、最迟2026年将首次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届时煤炭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是百年以来首次降至33%以下。2024-2026年期间,太阳能光伏与风能在全球发电量中的总占比将从15%提升至近20%,十年间实现近5倍增长。

  与此同时,全球核电产量预计将在2025年创下历史新高,并在2026年继续攀升。这主要受日本核反应堆的重启、美国和法国核电产量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国、印度、韩国等国新增核电项目的推动。预计2025-2026年期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以平均每年近2%的速度增长。

  全球燃气发电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5年预计增长1.3%,2026年增速预计与2025年持平。其中,中东地区持续的“油转气”以及亚洲地区对燃气发电的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相比之下,煤炭发电成退坡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燃煤发电量将略微下降0.5%,2026年预计降幅将扩大至1.3%左右。

  排放与电价:区域分化加剧系统压力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双重作用下,全球发电领域碳排放与电价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化”特征,给电力系统运行与产业竞争力带来挑战。

  排放方面,全球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2025年预计进入“平台期”,2026年将下降不足1%,首次开启“平台期后下行”通道。报告预测,中国因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扩容,成为全球发电碳排放降幅最大的主要经济体。

  电价方面,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2025年上半年,受全球天然气市场趋紧影响,欧盟、美国批发电价同比上涨30%-40%,日本上涨15%;而印度、澳大利亚因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容,电价同比下降5%-15%,形成“涨跌两极”的态势。以及,负电价现象在欧洲市场变得越来越普遍,如在德国、荷兰、西班牙负电价小时数占比达8%-9%,暴露出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不足。同时,欧盟能源密集型产业电价约为美国的2倍、中国的1.5倍,较2019年的差距显著扩大,严重削弱其产业国际竞争力。

  挑战与出路:电网升级迫在眉睫

  报告同时发出警示:当前电网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能源转型的“短板”,系统安全韧性面临严峻考验。2025年智利、西班牙因电网脆弱性引发的大规模停电事件,直接暴露了现有电力系统在应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用电需求快速增长时的“消纳能力不足”与“稳定性欠缺”问题。

  当前,随着电气化向经济各领域延伸,电力系统规模扩张与复杂度提升,保障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报告明确,坚固的电网基础设施、稳定的能源供应链、多元化的灵活性资源(如储能、调峰电站)与技术稳定性解决方案,是构建电力安全体系的核心支柱。

  针对这一挑战,报告提出各利益相关方急需更新电网技术规范、优化电力储备要求、完善监管体系,调整电力系统运营框架。

  从需求激增到供应革命,从排放转型到电价分化,报告揭示的不仅是一组组数据变化,更是全球能源系统重构的深层逻辑。正如分析所言,未来十年能源转型的成败,取决于政策制定者能否在“需求增长、结构转型、安全韧性”三者间找到精准平衡点,而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形成的跨领域合力,将成为突破转型瓶颈、实现电力系统可持续升级的关键变量。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