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国际

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闪耀高棉大地的清洁能源合作典范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18 11:23

方芳 浦超

  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是中柬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能源项目,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名片和闪耀高棉大地的清洁能源合作典范。

  这座电站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柬埔寨、越南两国企业投资建设,装机容量占柬埔寨全国总装机的20%。电站配套建设仿自然生态洄游鱼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柬埔寨培养了200多名技术技能管理人才。

  缓解柬埔寨用电难题
  位于柬埔寨东北部上丁省西山区境内的桑河干流上,一座6500米长的大坝横跨而立,这里是柬埔寨目前已经建成的最大的水电工程——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
  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隶属华能澜沧江桑河二级水电有限公司,通过BOT模式投资建设并运营,由中国华能旗下的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柬埔寨皇家集团公司和越南电力公司参与的中国、柬埔寨、越南三国合资企业。
  2014年1月,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17年12月9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8年10月21日,全部8台机组全面投产,同年12月17日电站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是中柬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能源项目,也是柬埔寨境内最大的水电项目,拥有亚洲水电站第一长坝。
  柬埔寨水利资源丰富,但因为开发能力有限,电力资源极其匮乏,常年面临电力供应不足难题。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投产后占柬埔寨全国装机容量的20%、水电装机的30%,年均发电量达19.7亿千瓦时,每年能有效满足约260万人的用电需求,电站投产有效缓解了柬埔寨的用电难题。
  截至目前,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累计发电量已超过122亿千瓦时。柬埔寨有关官员表示,这座电站为柬埔寨的工业、农业、制造业和旅游服务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为柬埔寨的能源安全、降低电价、减少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华能驻柬埔寨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梦森表示,这座电站是中国华能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的首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是一座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型电站。电站建设和运营有效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管理全链条“走出去”,成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样板。
  传递中国式帮扶经验
  中国华能深入践行ESG理念,积极履行能源电力企业责任使命。在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建设中,中国华能把中国式帮扶经验融入到移民工程实施中,先后完成了三个移民新村的建设,周边地区840户、3690名贫困人口实现整体搬迁。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学校、卫生所、寺庙和警察局等基础设施。移民工作坚持“迁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思路,按“小分散、大集聚”的原则布局安置点,确定了三个移民村、三种移民方式供搬迁群众选择,新房分木质房和砖混房两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走进移民新村,一排排红墙蓝顶的高脚屋格外醒目,新修的学校、卫生所等公共设施分布有序,连通外界的78号公路从村子旁边经过。
  在三个移民新村之一的赛谷村,学校、医院、寺庙、警察局等机构一应俱全,排水系统、电网、水井等过去老村庄欠缺的基础设施,这里全部配套齐全。赛谷村村长费·奔檀介绍,没搬过来之前,他家五口人住在茅草顶的棚屋里,经常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村里不通电、不通公路,日子过得很艰难。搬到移民新村后,他家分到1000平方米的宅基地、一栋80平方米的木质和混凝土混建的高脚楼,还分到5公顷的田地。“这里的公路好、房子好,村里通了电,生活比过去好太多了。”费·奔檀说。
  移民工程实施中,在给搬迁群众建新村、盖新房、修公路等“输血”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粮食和种子,并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到村里指导村民种植,教他们使用新的农业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增强发展的“造血”功能。
  “在新的村子里,我们可以保留以前的生活方式,继续种田和打鱼。但学了新的农业技术后,我们发展方式也增多了。”搬迁入住新安置点的村民孔卡说,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他家种了3公顷水稻,2公顷腰果树和芒果树,村子旁边是78号公路,经常有商人来村里收购农副产品。
  “绿色”电站培养专业人才
  在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建设运营中,中国华能始终秉持“绿色建造、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积极打造环保水保典型示范工程,维护好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为减少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满足洄游鱼类通道需求,维持该区域鱼类多样性,在项目BOT协议和柬方政府均未要求修建鱼道工程的情况下,华能澜沧江公司主动投入约150万美元建设了3290米长的仿生鱼道,不仅为鱼类提供了洄游路线,还发挥了生态廊道功能。
  同时,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对大气保护、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水土保持等都有详细规定。电站采用的地埋式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营地绿化灌溉,进行循环再利用,确保了提供清洁电能的同时,守护好桑河流域的绿水青山。
  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还要“走进去”,实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建设初期,华能澜沧江公司就实施运营管理“本土化”和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培养柬埔寨当地人才,既优化电站人力资源结构,又解决当地电力人才短缺问题。
  25岁的高亦凡毕业于柬埔寨金边电力技术学院,是电站最早一批从事生产技术类工作的柬籍员工之一。“刚到电站时,看不懂设备仪表上的曲线。”高亦凡说,在中国师傅悉心指导下,他从学徒逐步成长为一名电力工程师。
  像高亦凡这样承担重要技术工作的当地员工,在华能桑河二级水电站已超过员工总数的20%,其他工种当地员工的比例更高。李梦森说,这座电站在改善柬埔寨工业、居民用电的同时,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为柬埔寨培养了一批工程建设、水电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在电站从事运行维护、综合管理、物业后勤等日常工作。

  责任编辑: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