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1-12-10 14:59
“电力天路”光耀雪域高原
——青藏联网工程投运十周年纪实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许显青 通讯员 王宏霞 王震鹏 索朗多吉 次吉美朵
2011年12月9日,青藏联网工程正式投运。翻开10年历史长卷,截至今年12月9日,工程已安全运行3653天,双向累计送电14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170万吨。一串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工程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为首条入藏“电力天路”,工程结束西藏电网孤网运行和缺电的历史,为雪域儿女送去源源不断的光明与希望。抚今追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用10年坚守运维、精益保障、持续创新,让青藏联网工程发挥了最大效能,为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鏖战昆仑送光明
青藏联网工程起于青海西宁,止于西藏拉萨,全长2530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运维环境最恶劣、技术突破最困难的输变电工程。10年前,200多家参建单位的3万多名建设者攻克了“四大世界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在生命禁区世界屋脊建起了一座丰碑。
建设难,运维更难。这一工程平均海拔450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其中,±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是最难运维的一段,长度为608.7千米,共有1394基铁塔,而负责这段线路运维的班组被称为“唐古拉之鹰”运维班,象征“没有雄鹰飞不过去的山”。
“高海拔缺氧环境下作业很容易昏厥甚至肺气肿,最初每天最多巡视10基塔,经过长年训练现在能巡视50基塔。”王国鑫是“唐古拉之鹰”运维班第4任班长,10年来,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8人组成的班组,凭着鹰一样的坚韧耐力,每人每月巡视100多千米,班组每年步行巡视超8000千米,确保了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除日常运维外,国家电网累计投入8.7亿资金升级维护,开展年度检修10次,完成设备检修1.1万余台,完成技改大修80项和重大隐患治理49项,无差错操作21万余次,全力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这其中,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平均每年投入300人开展输电线路及换流站检修。为攻克冻土监测难题,青海电力沿线安装6980根导热棒,每年组织3次冻土监测。工程枢纽站柴达木换流站8次荣获国家电网“红旗换流站”荣誉称号。
青藏联网工程以及青藏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群的相继建成,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国家电网公司展现当好国家主力军的央企责任担当,标志着以电力为核心的青藏高原能源通道及枢纽畅通,对内将极大强化青藏高原与内地联接,通过电力带动能源流、信息流的快速交融;对外则是区域(中亚、南亚)能源互联互通的关键,为世界其他地区高海拔超高压电网建设作出成功示范,有力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电力联网,为强化国际合作及交流提供坚强支撑,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
绿色电网促转型
12月1日,在青海海西格尔木柴达木换流变主控室监测屏上,显示青藏联网工程输送电量情况。“现在是冬季,工程主要负责向西藏送电。到夏季功率反转,工程再外送西藏水电,把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柴达木换流站站长李志玮介绍,目前工程已向西藏送电86.5亿千瓦时,外送西藏水电56.7亿千瓦时。
工程投运以来,输送功率由初期的1万千瓦提升至现在的6万千瓦。期间,青海电力先后实施国内首个750千伏输电线路串补工程,并建成投运±400千伏柴达木换流站2台调相机工程,累计实施电网设备技术改造项目16项,不仅提升了工程输送能力,也增强了工程安全稳定系数。
11月8日,一架四旋翼型无人机顶着6米每秒的风速腾空而起,在海拔4500米的玉珠峰地区开展输电线路巡视。青藏联网工程沿线分布有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降低运维巡检对脆弱生态的影响,青海电力创新采用“无人机+直升机+人工巡视”立体巡视手段,并针对高寒高海拔特殊环境创新技术研究,1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并先后完成安全质量、环境保护、技术攻关等创新项目50余项,不仅提升了线路运维水平,也减少了对生态的干扰。
造福一方谋发展
“12月9日,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通电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通电就是最大的民生,就是党和政府对偏远牧民最大的关心与关爱。”东智充满激情地说道。东智是西藏那曲安多县玛曲乡要格村的一名村民。工程投运后,他把酥油变成商品,成为村里第一个受益于大网电而发家致富的代表。
工程投运10年来,依托工程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西藏相继建成了川藏联网、藏中联网和阿里联网三条“电力天路”,全面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群。截至2020年底,一条条“电力天路”推动西藏主电网不断向更加艰苦和偏远地区延伸,形成了主电网覆盖西藏74个县(区)和主要乡镇的统一电网,全区主电网供电人口近330万,较2010年增加166万人;西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不断刷新新纪录,全社会用电量从2010年的20.41亿千瓦时增长4倍多,达到了2021年11月的89.11亿千瓦时。在电力能源的带动下,西藏GDP较2010年增长近3倍,达到了2021年前三季度的1440.35亿元。
与此同时,青海西部地区工业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力天路”建成后,海西电网由330千伏升级到750千伏,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这也间接带动了一批重大循环经济项目在青海海西落地,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随着后续青新联网工程投运,海西电网形成连接甘、新、藏三省区的交直流枢纽混合电网。2011~2021年,青海海西地区负荷从原来的40多万千瓦增长到140多万千瓦,茫茫戈壁滩焕发出新的生机。
十年征程,载入历史。这条连接青海和西藏的能源大动脉,不仅为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蜕变,也带动了青海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青藏联网工程将在建设新西藏、新青海的征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开启新未来。
责任编辑:赵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