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APP 时间:2025-09-18 19:07
记者从国家电投获悉,9月17日,世界核电第一大塔——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1号机组冷却塔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即将全面进入塔内构件安装阶段,标志着我国大型核电站冷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核电产业高效安全与生态友好协同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廉江核电1号机组冷却塔在国内核电领域尚属首个,塔高218.7米,零米直径174.6米,淋水面积达两万平方米,混凝土浇筑总量达13.74万立方米。
与传统核电站普遍采用的“直流循环冷却”模式相比,廉江核电1号机组冷却塔的“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实现了新的技术路线突破。这项技术以冷却水重复循环利用取代了海水直取直排,以大气为最终热阱,通过空气—水热交换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显著降低了取水量,极大地减少了核电站因海生物涌入导致的运行风险,提升了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排水量大幅减少,是传统核电站的1/40,排水温度接近自然海水,进一步提升了核电项目的环境友好性。
这座冷却塔采用的高位集水设计是效能提升的关键创新,不仅使通风阻力更小、冷却效率更高,在相同淋水面积下,出塔水温更低,可间接增加发电量。通过利用冷却水位能,使循环水泵扬程降低12.7米、年节电量达600万度的同时,运行噪声比常规冷却塔降低4—8分贝,真正实现了高效、节能、低噪的协同优化。
面对廉江当地高温高湿、台风频发的特殊环境,建设团队联合科研院所在超大型冷却塔国家重大专项90余项专题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了20余项专题研究。通过抗倒塌数模分析,冷却塔可抵御目前已知的最强台风,为核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了解,廉江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850万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2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预计于2028年建成投运,年发电量可达200亿千瓦时,可满足约40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全部6台机组投运后,年发电量将达700亿千瓦时,可满足粤西地区全社会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程小雨)
责任编辑: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