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观点

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已全面驶入快车道

来源:南网报 时间:2025-09-03 16:18

  在8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已全面驶入快车道,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发电侧已实现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用户侧除居民和农业用电外,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电力真正成为一种可自由交易的商品。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国家能源局出台促进能源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

  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区域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特点,对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提出了很高要求。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走过了十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跨越和突破性进展。

  从空间上看,市场已覆盖省内交易和省间交易;从时间上看,形成了年度、月度交易及日内、实时交易体系;从交易品种看,除了基本的电能量,还有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实现了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

  “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万亿千瓦时,翻了一倍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这意味着每3度电中就有2度是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的。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非化石能源占比稳步提高

  “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

  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表示,面对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带来的消纳挑战,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适配能力。通过风光水火一体化多能互补发展模式、加强电网建设、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发挥用电侧灵活调节作用等举措,系统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

  科技创新突破

  新业态蓬勃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上半年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了将近30倍。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虚拟电厂总规模超过35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半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

  万劲松表示,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智能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产消融合新模式展现出盎然生机,能够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绿色用能需求。

  通过此次发布会可以看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体制改革与能源转型同步推进,市场建设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力,绿色低碳发展与社会民生保障相互促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