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观点

戴思攀:提高能效减少损耗是能源转型关键一环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24-09-09 11:28

  2024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显示,近年来,能源市场供需变化不定,各国政府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在过去一年中,全球能源消费继续增长,碳排放再创新高,能源转型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展望》指出,世界能源转型用时越长代价就越高昂。近日,《中国石油报》记者针对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情况下加速实现能源转型、中国能源转型的前景如何等问题,采访了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

  全球石油需求(2020——2050)

df2a64400b892e462e4605351539e984_66dbb3d1e4b010cb36349581.jpg

来源:2024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

  记者:与去年的3种情景相比,今年《展望》只探讨了2种情景,这种变化是出于哪些考量?

  戴思攀:去年我们设定了“新动力”“净零”“快速转型”3种情景,今年则设定了“当前路径”“净零”2种情景。我们认为“新动力”和“当前路径”其实是一个概念,而去掉“快速转型”情景,一方面有助于简化分析过程、更清晰地传达关键信息,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加直观地了解在这2种情景下我们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当前路径”和“净零”2种情景涵盖了未来25年中全球能源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通过比较这2种情景,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性,例如石油需求是否在2种情景中都下降。此外,我们还可以识别哪些能源的发展趋势与能源转型速度息息相关。这为研判未来几十年能源系统可能发生的演变、能源公司及其他企业如何实现能源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分析。

  记者:立足当前,您认为能源行业如何实现加速转型?有哪些关键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戴思攀:我们都希望能够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净零排放。在政策方面我有四点建议。第一,各方要共同努力实现减排目标。发达国家应当在其国内能源体系实现减排的同时,帮助和支持新兴经济体实现减排目标,共同为推动全球减排贡献力量。第二,要重视提高能效。目前,国际上有很多国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上,但我认为,提高能效、减少损耗才是从能源总量增加阶段转向能源替代阶段的关键一环。第三,要在电力行业实现去碳化。世界正在向电气化发展,各类能源细分领域的电力消费都在不断增加。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开发清洁电能对实现低碳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第四,要加快已有技术的部署和应用。这并不是说新技术不重要,目前在新能源发展的诸多领域,技术革新迅猛发展,但应用并加速推广现有技术也能帮助我们实现脱碳目标。例如,进一步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推动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在交通行业和制造业推动氢能利用,在电力行业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等。

  记者:在《展望》设定的“当前路径”情景中,205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会增长20%,而在“净零”情景中却会下降一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戴思攀:这种差异反映了有两种力量在博弈,一种力量使得天然气需求上升,而另一种力量使得天然气需求下降。就增长而言,亚洲尤其是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是天然气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天然气是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能源支撑。而另一种力量恰恰相反,即以世界能源系统实现去碳化为目标。在这种情景下,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迅猛发展以及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的提高,都是导致天然气需求下降的因素,都将挤占天然气在市场中的份额。因此,这两种情景是基于上述两种力量博弈而作出的不同预测。

  记者:请问您如何看待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对液化天然气(LNG)的需求和战略布局?

  戴思攀:关于LNG的需求,我在《展望》中有所提及。从短期来看,全球LNG需求会持续增长,这主要受到来自亚洲的中国、印度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推动。而在供给方面,最大的增长主要来自美国和中东,中东则主要是来自卡塔尔。预计到2030年,美国和卡塔尔将成为世界LNG的主要供给者,亚洲新兴经济体(不包括中国)则会超越亚洲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成为主要增长市场。但总体来说,全球LNG市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其需求究竟会上升还是下降具有不确定性。

  就中国而言,预计2025年前,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中国能源体系日趋电气化,无论是在建筑行业还是在制造行业,天然气需求会逐渐降低。2035年将会是中国LNG进口需求的分水岭,在此之后,LNG进口需求会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本土的天然气产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管道天然气进口在2035年之后可能会持续增长,这两方面因素会对中国LNG进口产生重要影响。

  记者:在能源转型中,您认为中国应当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哪些技术可能对中国未来的能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戴思攀:在电力方面,目前中国50%的发电量仍然来自煤炭。要在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降低发电的碳强度,我认为可以通过清洁发电实现能源体系的电气化。例如,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现有的化石能源发电。在制造业方面,中国需要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效并采取节能措施,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充分应用并推广现有技术以实现碳减排目标。另外,充分利用CCUS技术。比如,在火电、轻工业和水泥行业,加快部署并充分应用CCUS技术,以实现协同发展,减少碳排放。总之,世界能源体系正逐渐从化石燃料,即煤炭、石油、天然气转向低碳能源系统。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这些清洁能源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作者系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王汐 张栏馨

责任编辑: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