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 时间:
一、热点事件
7月9日至7月15日,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监测到电力行业相关信息14889条,较上期增加811条。从热议程度看,我国天然气市场交易首次引入招标模式成为本周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此外,国内首座橇装化天然气处理厂投运、中核集团三项核电国际标准成功立项、三峡与湖南省政府共推清洁能源开发、电力人比肩奋战抗击玛莉亚等亦受到媒体关注。
二、舆情分析:我国天然气市场交易首次引入招标模式
1.事件概述
7月12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受中海石油气电集团广东销售分公司、珠海销售分公司委托,开展了国内首场液化天然气(LNG)招标交易。根据交易中心公告,本场交易招标量2000吨,每家用户投标气量最小20吨,最大1000吨,投标底价为3950元/吨,交收地点为中海油珠海金湾LNG接收站,交收日期为7月16日至7月31日。据了解,12日上午的交易过程中,参与投标用户的有效申报量达到5600吨,最终2000吨LNG全部成交,加权成交均价为4088.5元/吨。这是交易中心继挂牌、竞价交易之后在推动国内天然气市场化交易中的又一项创新探索。
2.典型舆论
本次LNG招标交易相对竞价交易效率更高,客户只需按自己需求出价,并且能根据不同价格承受能力申报多个标的,从而更好地挖掘潜在市场、发现市场供需变化、形成市场化交易价格。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付少华
本次招投标活动深入贯彻中海油“创新驱动”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价格发现方式,还有利于规范价格行为,为进一步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摸索经验。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贸易分公司LNG贸易经理魏琳
在当前天然气供需整体偏紧的形势下,这种交易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价格推涨过高的风险,将对市场预期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更好地促进供需双方以合理的价格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
交易中心自2016年11月26日正式上线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挥形成市场价格和稳定市场供应的作用。今年4月,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中海油宁波LNG接收站7月份、11月份的LNG保供预售交易,当时成交的7月份提货价格为3380元/吨,目前华东区域成交价已超过4000元/吨,终端用户通过该场交易锁定了货源和价格,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促进了上下游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澎湃新闻网
3.分析师点评
这是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继挂牌、竞价之外又推出的新的交易模式。该模式被认为能够更好地发现市场供需变化,形成市场化交易价格,指导线下交易定价。之前的竞价交易往往是挂出多个竞价单,每单不可拆分,而本次招投标允许客户最少投标气量为20吨,所有客户累计投拍量达到招投标总量的80%即有效,交易模式更加灵活,有利于供需双方的计划安排。
从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监测到的舆论信息中发现,媒体普遍聚焦新的交易模式对避免气价推涨过高,促进天然气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以及更好地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此次珠海金湾接收站在交易中心展开的招标交易,不仅有利于下游用户锁定气源成本,上游供应方也能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对LNG市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气市场专家表示,随着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加速中国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备受关注。同时,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宏民透露,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在上海原油期货上市后,正在进行天然气期货的研究。业内人士呼吁用天然气期货等方式,让国内天然气上下游市场尽快健康发展起来。
(中电传媒舆情监测室供稿 韩旭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