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书写“追风”之梦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3-22 14:26

书写“追风”之梦

——记国家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宋红超

中国能源新闻网通讯员 李霄 王志广

  今年初,国家能源集团河南新能源公司西平风电场场长宋红超获评国家能源集团劳模。作为河南公司区域内最年轻的劳动模范,宋红超用坚守和执着练就一身本领,在百米风塔书写“追风”之梦。

青春,就要用来奋斗

  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河南新能源公司多个项目先后开工,宋红超被分配到西平项目担任电气主管。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宋红超静下心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想在前面、干在前面,早起晚睡,虚心向有工程专业经验的同事请教学习。很快,他就适应了工程建设的艰苦环境,熟悉了工程建设节奏,各项工作渐渐得心应手。

  工程后期,两台风机因为加注阻尼液的设备故障,需从外地调运,风机无法运行。等一天就损失一天电量,宋红超和同事们主动承担起加注阻尼液的任务。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风机附近没有水源,只能用皮卡车将水源拉到风机下,然后凭借人力送上风机提升机,到达70米平台后,再爬上将近3米的高空将阻尼液打入阻尼水箱中。为了节省时间,宋红超和工友们在风机旁解决就餐问题。北方的冬天寒冷透体,汗水打湿了衣服,在寒风的“袭击”下,让人不禁打起冷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宋红超和同事们只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两台阻尼液的加注任务。

团队,就是要共同进步

  西平风电场投产后,宋红超先后走上了值长、场长岗位,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在他看来,安全生产靠的不是某一个人,如果整个队伍技能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强,是很难保证安全生产的。

  面对年轻同事,他把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本来对于青年工作就轻车熟路的他,对新同事,他以兄长、朋友的身份与大家打成一片,给他们讲电厂的光荣传统,讲人生价值观,讲身边爱岗敬业的事迹,在工作、生活、学习上把自己和大家“绑”在一起,鼓励和引导新员工积极向上。在现场,他手把手地教班组员工操作设备,讲技术、讲原理,通过培训考试检验成果。大家渐渐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全员技能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截至目前,风电场人员持证上岗率从最初的27%上升到90%以上,调度业务联系资格证持证率达到100%。

  在宋红超所用的笔记本内侧页,他都喜欢写下这么一句话:“要时刻以放心不下的心态去工作。”这句话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坚守的原则。

效益,就是要用心钻研

  风电场正式进入“两个细则”考核后,面对厂用电量耗电偏高、电压指标越限、场外受累停运等问题,风光预测考核成了急需要解决的难题摆在了宋红超面前。他积极和设备厂家、调度部门沟通,有计划地对站内系统进行风功率预测双线改造,消除因外部设备故障产生考核的可能;他带领同事共同学习、研读电网考核细则,成立节能降耗小组,研究单体耗电量大的设备在不同负荷下调整对厂用电量的影响,最终总结出了一套设备调整策略,每月可节约厂用电约1万千瓦时。经过不断优化,该调整策略在公司内部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为一名平凡的风电场一线人员,宋红超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默默奉献。谈及梦想,他微笑着说:“我希望成为高层次的技术工人,向更高的领域挑战。”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