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时间:2021-08-03 15:35
6月21日,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面竣工投运,标志着四川又新增一条清洁能源输送通道。通过这条能源大通道,四川电网跨省外送能力将新增800万千瓦。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百余年来,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攀升,输送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从局部电网、传统电网向枢纽电网、现代电网的全面升级。
持续投资建设 电网更加坚强
四川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但在100年前,电在这里是稀缺之物。1949年以前,四川省输、配、变电设备数量少,电压等级复杂,没有统一电网。全省最高电压等级35千伏输电线路只有202千米。
1950年,四川建成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1956年12月,四川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重庆盘溪变电站投产。同月,从长寿狮子滩至重庆盘溪变电站的四川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1970年5月,从龚嘴水电站至豆坝电厂的四川第一条220千伏线路投运。
这时候,四川依旧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用电全靠外省“救济”。1978年,四川投产的装机容量仅为全国的1.43%,原供四川的甘肃碧口水电站不再主供四川,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85年,全省全年人均用电量228千瓦时,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2万余条次。1987年12月,全省日缺电3100万千瓦时,缺额高达45%以上。
由于缺电严重,当时,四川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分电会。会议聚集各地市州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专员和各电业局局长一起讨论用电指标分配问题,既要分电力,又要分电量,每一项都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电是勉强分到了,但还是不够用,各家为了多分一些电经常争得面红耳赤。
从220千伏到更高电压等级,1998年是四川电力工业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四川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二滩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线路全长1400多千米,穿越大凉山、小凉山的高海拔重冰区,技术和施工难度极大。
2002年,四川电网与华中、华东电网联网,四川水电进入跨省、跨区优化配置资源的新阶段。
2010年4月11日,德阳—宝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运。这是四川电网与西北电网首条直流跨区联网枢纽工程。
德宝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同样充满挑战。2008年5月7日,工程在德阳举行开工仪式。5天后,汶川特大地震突然袭来!关键时刻,国家电网公司向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郑重承诺—将德宝直流输变电工程确定为抗震救灾重点工程,为四川打通一条输电通道,满足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工程比预期提前4个月投运,实现了四川电网与西北电网水火互济,结束了四川冬季拉闸限电的历史,也为灾后重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能。
地震并没有影响四川电网的建设速度,相反,四川电网建设驶上快车道,电压等级不断攀升,电网日益坚强。
在德宝直流输电工程投运3个月后,西电东送大动脉复龙—奉贤±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这是四川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每年可向上海输送32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2012年12月12日,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2014年7月,宜宾—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四川电网与外区电网“四交四直”联网格局正式形成。
如今,特高压骨干网架持续完善,区域电网结构不断优化,输电技术持续创新……四川电网已成为联接西北、华中、华东、华北四大区域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的枢纽电网,电网规模居全国省级电网前列,跨省最大外送能力超过3000万千瓦。
攻坚绘就答卷 奋斗续写新篇
在甘孜州雅江县邓科村,29户村民中曾有17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干部扎西曲迫2017年4月上任后,积极争取电网建设项目,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多方筹措资金,在全村建设喷灌管道3.5千米,建起了黄精、白芨等药材基地40亩。
2012年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333人,定点帮扶208个村(其中贫困村142个、非贫困村66个),帮扶任务居在川央企之首。
国网四川电力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从“输血式”脱贫到“造血式”脱贫的可持续发展,成功打造了马边县“彝兴”和凉山州“丽火”两个绿色品牌,累计实现产值达1692万余元;定向培养1054名“三定生”,受益学子覆盖三州36县;派出1200余个工作组走进贫困地区,资助1.2万户彝家新寨建设,建成“川电留守学生之家”216所,13万名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受益,实现了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与此同时,国网四川电力精心编织出一张点亮全川的温暖“大网”。截至2015年,“新甘石”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甘孜州“电力天路”等“电亮”工程陆续建成,国家电网供区内的无电地区全面通电。阿坝州若尔盖草原上,农牧民告别了“油灯蜡烛照明、伐木烧柴取暖”的无电生活。2020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四川境内的1240个项目全部完工。国网四川电力啃下硬骨头,总投资52.11亿元,建设线路总长1.68万千米,惠及502万人,实现了贫困地区供电服务均等化。目前,四川省农村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分别提升至99.80%、99.94%,“电灯不亮”“机器不转”成为历史。通过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和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工程,国网四川电力建成了3个小康电示范县。
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网四川电力、甘孜供电公司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对电网企业以电网建设为主战场、以精准帮扶为突破口、以服务群众为连心桥,助力四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肯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国网四川电力将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续写电力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
推动清洁发展 电网更加绿色
在成都,一口火锅上桌,电磁炉取代煤气罐,煮起一锅麻辣生鲜。
在绵阳,一架空客落地,清洁电能取代航空燃油,为机载电源续航。
在雅安、乐山、甘孜、攀枝花等地,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纷纷建立,绿色高载能产业呈现集聚趋势。
四川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其中,技术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2%;经济可开发量7611.2千瓦,占全国的31.9%。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
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国网四川电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水电外送和电能替代。一路走来,电网的输送能力越来越强、输送距离越来越远。
2002年5月27日,四川第一次实现川电东送。起于500千伏龙王变电站的川电东送输电通道,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最终到达上海500千伏南桥变电站,全长2525千米,创下我国500千伏超高压输电通道最长纪录。
2015年,±800千伏锦苏、复奉、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500千伏德宝直流输电线路首次同时满功率运行,全年外送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
2019年12月,四川水电外送迎来了关键性的历史时刻—全口径水电外送电量累计达到了10093亿千瓦时,成为全国首个外送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的省份。2020年,四川全口径水电外送电量连续7年突破千亿千瓦时,四川地区水能利用率达到95%。
如今,作为特高压建设“主战场”的四川,水电外送通道建设如火如荼。除了已投运的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外,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工程的前期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这3条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后,四川水电外送规模将再翻一番。
在电能替代方面,从2013年开始,国网四川电力大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工业生产、农业发展、现代交通、生活消费等领域深入实施电能替代。截至2020年年底,电能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停发替代、居民生活电能替代交易电量分别累计达到19.77亿、172.3亿、85.58亿千瓦时。同时,国网四川电力持续加快充换电站、充电桩建设,打造智能充换电网络,最大程度用好清洁能源,累计建成充换电站360座、充电桩2465个。
未来可期。绿色、清洁的四川电网正在祖国西南腹地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能支撑。(黄梅 向莉莉)
责任编辑:刘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