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0-08-06 15:02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珮琨 吴佳 张籍 报道 “现在水位28.08米,胜利在望!大家打起精神,别掉以轻心!”
8月1日,长江干堤,白天烈日炎炎,夜晚蚊虫横飞。江堤上,每隔几百米,便会出现一抹鲜艳的红旗,告诉人们,这里险情还未褪去,巡堤人仍在坚守。其中,在武金堤段059标牌南北800米,正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值守堤段,该公司防汛抢险党员突击队已经在堤上坚守了27个日夜了。
他们,手拿木棍、身着马甲、脚穿雨靴,按照标准成排前进。如果不去攀谈了解,你很难知道这7名巡堤人都是电气专业博士。7月6日,接到防汛消息后,来自国网湖北信通公司、国网湖北电科院、国网湖北经研院共31名博士主动请缨,随大部队参加武金堤防汛工作,把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带到堤上。
国网湖北电科院团委书记冯天佑,是当天巡堤队的队长。他介绍,国网湖北电力本部临时党支部,安排各在汉单位人员早上8点到晚上8点轮换,共三班保持24小时不间断巡查,已经巡查了5轮。早上8点,换下上一批巡堤队后,该院负责人带领队员们进了哨所。这批队员里面有8个博士,其中85后是主力军,都是电网系统管理、工程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科研骨干。
今年29岁的陈汝斯,武汉人,是这支博士巡堤队中年龄最小的,毕业于武汉大学。前年参加工作,是这次巡堤的“新兵”。今年疫情期间,他仍坚持科研,最近他正在忙着参与光伏扶贫电网运行方面的研究。接到防汛通知,他毫不犹豫的报了名,“我年纪最轻,想通过这次防汛锻炼自己,作为党员更要往前冲,这里是我的家,我要用行动守护它。”
陈汝斯告诉记者,有次他们夜晚巡堤,用手电筒照到了架在半空的电线时,大家突然讨论起来,如果能借助无人机巡线技术来进行巡堤,能更大程度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效率。“休息的时候,我们几个博士会围坐着讨论,今年武汉有些单位部门已经采用的巡堤新技术,在这边是否可行,目前还有哪些风险点。我们搞科研的,想得比较多。”
按照先前安排,一般7人左右为一组进行巡堤,近期水位下降,他们仍然保持巡堤人数和频次。这8名博士刚好都在一组。大堤上,只见他们穿着雨靴,带着小红旗,在堤上、堤腰、堤脚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处死角。
“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一行,分散点走,但要注意脚下,踩到软泥和水坑不要慌!累了的同志,赶紧休息!”
信通公司队员韩悦文参加过2016年的防汛巡堤,相比新班子,他的巡堤经验丰富不少。在巡堤过程中,他时刻提醒队员们做到水坑水渍要探查、软泥鼓泡要踩踏、草丛凹陷要确认,在每一个疑似危险点,插上竹竿,提醒同伴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
他回忆道,这次相比四年前那次防汛,除了巡堤环境改善了不少外,巡堤也更加注重安全性和科学性,这次上堤之前已经完成了坡面除草,这样能更有效发现、防范危险的小动物。“每天防汛工作微信群里,都会推送防汛办公室的简报,掌握最新要求和动态。每轮巡堤,都会派两名队员在临水面值守,时刻关注水位。”
为避免蛇虫叮咬,即使在闷热潮湿的天气下,巡堤人员也身穿长袖长裤、外套反光背心。虽然温度不高,但下雨湿热,巡堤一趟下来衣服湿透是常态。
“这里像个蒸笼一样,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很正常。”经研院队长罗纯坚换班休息时衣服已全部湿透贴在身上。近一周来,堤坝上的实际温度,平均都超过了36摄氏。对恶劣的野外条件他们已有了心理准备,即便整瓶整瓶地喝水,但队员每天跑厕所的次数屈指可数。
内堤草丛里经常能碰各种昆虫和野生动物,比如蛇,他们笑称为“小白”和“小红”,碰到就得绕道走。到了晚上,队员们发现蚊子比想象的厉害,竟然能扎透裤子和袜子,毒性很大,有的给肿起的脚踝随便上点药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巡堤。
国网湖北电力党建部相关人员介绍,在这次护堤工作中,国网湖北电力党员突击队共派出青年党员244人,其中博士37人,占总人数的15%。截至目前,国网湖北电力党员干部员工累计上堤巡查超过1000人次。
27个日夜,244个人,648次巡堤,人均行走近20公里。队员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夜晚不能休息,烈日高温,让很多队员身上都起了一层皮;蚊虫叮咬,不少队员身上长了疹子,巡堤中更是历经曝晒、暴雨,皮肤晒伤,嗓子嘶哑。
无论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博士,还是年过半百的学科骨干,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各单位的领队,大家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丝懈怠,“保卫干堤,就是保卫家园。”此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国网湖北电力巡堤人。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