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报 时间:2020-11-10 08:42
奋战三江源 实干勇担当
——记国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
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邹建华 孙禹晨
10月22日,在德令哈(托素)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现场,来自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今年,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党委将原有的国家电网青海电力(高原铁军)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国家电网青海电力(雪域之鹰)共产党员服务队进行整合,于5月21日成立了由30名共产党员组成的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继承了两支服务队的优良传统,多次在急难险重的施工、抢险和线路运维抢修中担任主力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党建+安全” 保障施工安全规范
德令哈(托素)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750千伏和330千伏钢构架总计4950余吨,共需要164次吊装,是青海省内电网建设规模最大、构架的高度跨度和施工难度最大的吊装施工。
面对吊装施工风险高、吊装难度大、安装就位难等困难,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启发在施工前多次组织党员服务队队员商议施工方案,最终敲定通过“党建+安全”的模式,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员服务队队员在施工中当先锋打头阵,带领施工人员施工,保障构架吊装作业安全、规范。
10月23日,天刚蒙蒙亮,德令哈戈壁滩上气温零下6摄氏度。德令哈(托素)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750千伏构架吊装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吊车保持匀速上升,左右控制绳相互配合好,防止钢梁碰到钢柱。”在750千伏构架吊装现场,身穿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的吊装总指挥陈守玺通过对讲机向吊车和地面人员发出指令。15分钟后,这一组钢梁在吊车、地面人员和高空人员的协同配合下,完成安装就位工作。吊装施工过程中,项目临时党支部以吊装经验丰富的党员服务队骨干为主体,号召现场党员主动承担重任,发挥专业协同优势,通过吊装桌面演练、BIM三维技术分解对吊装施工作业注意事项、存在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党建+环保” 建设绿色工程
10月24日,在德令哈以西的戈壁滩上,来自青海送变电德令哈(托素)—海西Ⅰ、Ⅱ回750千伏线路工程1标段的建设者在组立铁塔。依照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工程的总体要求,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党建+环保”活动,采用铺设钢板和棕垫的方式帮助吊车进场,保护湿地植被。
“尕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旦遭受破坏难以恢复。我们施工队的生活驻地以及塔材堆放区均在没有植被的戈壁滩。我们还在施工临时便道经过的地方,对植被采取了隔离措施。”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该施工标段项目经理严得录说。“钢板和棕垫移除后,植被依然是很好的,没有受到破坏,说明我们的环保措施还是很到位的。”严得录对施工队长王战杰说。在22062号立塔撤离现场,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铺设在植被上的钢板和棕垫吊起,生怕破坏到地表植被。
近年来,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在电网建设中深化“党建+环保”,将环保工作融入工程建设中,在±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工程等一批工程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该公司党委成立由党员带头的环保小组,在每项工程中发挥党员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在青藏高原建设“绿色工程”,保护好三江源头。
“党建+服务” 守护输电大动脉
10月25日,在海拔4300米的玛多运检站,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即将开始新一天的线路特巡工作。
玉树联网工程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33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这里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今天我们巡检的是海拔近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330千伏玛玉线221号到229号无人区段。大家带好装备,做好巡线记录。”玛多运检站共产党员服务队小组负责人赵文龙在巡线前向队员特意强调。 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带好巡线装备和简单的午饭,向着海拔4900多米的巴颜喀拉山进发。此时的气温已低至零下,刺骨的寒风从鞋底向上延伸,队员们走走停停,不断地喘着粗气向着巡线塔位前行。
从接手玉树联网工程运维工作至今,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穿梭在运维的每一条输电线路通道上,坚守在运维一线,发扬“高原铁军”的优良传统,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精神,全力确保这条通往玉树的输电大动脉安全平稳运行。
国网青海电力三江源(送变电)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在德令哈(托素)—海西I、II回750千伏线路工程1标段进行铁塔就位工作。邹建华 摄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