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张周平委员:规划建设中国西部绿色能源典型示范区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2-03-09 17:35

  我国西北地区光、风资源富集,可供建光伏、风力发电的土地较多,风电、光电发电量占比已达西发电量的20%左右,特别是青海,风电、光电发电量占比达30%以上,发展前景良好。全国政协员、农工青海省张周认为,由于可利用水电资源较少、水电站规模小,受水光容量配比限制,丰富的风、光、热电能难以依靠水电衡形成绿电得到利用。

  张周员参加全国两会。受访者供图

  张周员介绍,除青海省之外,陕甘宁能源仍然依靠煤电来衡,每年大约有2900亿千瓦时的混合电入网东输,严重制约了风、光、热电资源的大规模有效开发和绿电的形成,风、光、热等资源开发量不足1%。而水电资源充足的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西水电占比均在80%以上,广西、贵州、重庆占比也在25%以上,相的湖南、湖北也分别达到30%、50%)虽然风光资源充足,但受土地资源、日照时长等限制,风光利用率和电能转换效率远低于西北地区,发展风、光电潜力有限,用于衡风、光电能的绿色水电少,对深度降低碳排放的贡献小。

  青海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海西格尔木光伏业园区。王国栋摄

  为此,张周员认为,很有必要从国家层面规划建设“西部绿色能源典型示范区”,通过大范围水光互补,将西北的风、光、热电和西南的水电资源有效结合,形成西部的绿电长廊。这对充分挖掘西北地区风、光、热电资源潜力和低碳优势,显著提高西南地区水电资源的减碳附加值,进而使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周员建议,应规划建设西部绿色能源示范区。设立专项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协调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相关电源企业,研究制定西北风、光、热电和西南水电跨区域互补发展的规划方案,列入国家战略早日启动实施,作为国家能源革命、调整能源结构和实施“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支撑“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目标,促进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同时,应打造西部智能绿电长廊。开展在西部地区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区、跨区域水光互补运营相关技术研究,加大智慧电网建设力度,推动“互联网+光伏”发展,实现“集监控、远程诊断、实施维护”。

  青海海西格尔木光热电站。王国栋摄

  张周员还提出,应在青海等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构建多元协同储能体系,促进西北风、光、热电富集地区储能业发展。支持国内领先电池厂商在西部打造电化学储能设备,研发符合能源发电特性的电池储能系统,建设风、光、热储一体化基地,遴选适用于清洁能源发展的储能技术,尽快实现储能系统在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应用。

责任编辑:陆舍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