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纵览丨“后疫情时期”光伏产业的破局之道
来源: 时间:
新能源纵览丨“后疫情时期”光伏产业的破局之道作者:张栋钧
面对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光伏企业凭借坚强的韧性,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这是业内人士对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的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依旧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国家能源局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152万千瓦。截至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2.16亿千瓦。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全国光伏利用小时数595小时,同比增长19小时。
作为行业方向标的2020 SNEC光伏展会已于近期闭幕,但热度仍在持续。展会上,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畅所欲言,既有对疫情给产业带来影响的经验与反思,同时也有对产业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
截至8月13日,与2020 SNEC光伏展会相关的信息达到813条,共有来自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上海证券报等在内40余家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进行报道和转载。
信息来源数量图
信息来源占比图
现将行业代表中传播率较高的观点整理如下:
行业代表
李俊峰:光伏是我们国家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手段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李俊峰认为,关于能源转型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基于国内发展转型的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与转型与我国的高质量发展转型目标一致,也需要以外促内。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事件,我国面对疫情肆虐,发展转型的初心仍不变。2020年,煤炭占比将继续下降,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十四五”新增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光伏是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手段,按照目前光伏的成本,相当于25美元到35美元一桶石油。这次疫情或将推动人类从旧工业文明走向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这离不开清洁能源的变革。
陆启洲:结合全球智慧力量形成绿色能源的发展合力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认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一是结合全球智慧力量形成绿色能源的发展合力,推动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形式的绿色能源在全球的平衡发展、协调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球范围内绿色能源相关组织、相关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平台,更多的进行对接和交流,依托各平台资源优势,联合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力量,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协同创新,跨界联合的形式,共同走向绿色能源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跟随“一带一路”的步伐,推动实现绿色互联互通。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脚步,中国的光伏、风电、水电、热能的应用等行业领域,已经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在中国,我们不但让戈壁滩、沙漠变成了蓝色的海洋,通过光伏+风光处理一体化的模式,修复了植被,改善的农业和荒漠。通过特高压技术,让西部地区的电力输送到我国的中东部,为中东部的生活生产输送了清洁的绿色电源。
三是普及绿色理念与应用,提升绿色意识,积极传播绿色能源应用的优秀案例,提升全球人民的绿色意识。推动绿色能源与其他行业的创新结合,绿色能源本身就是创新载体,同时又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结合,形成联合创新。
石定寰:光伏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原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寰认为,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各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为国际市场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我们坚信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未来能源的重要供应方式,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光伏将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落实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光伏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光伏产品安装国。
石定寰认为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提出的当下,应当明确光伏产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同时给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定一个基调。对国产装备的研发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进一步实现装备国产化。在“产学研一体化”的问题上,石定寰认为目前产学研结合的力度仍然有成长的空间,从而实现基础研究和市场发展完美契合的目的。
周孝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主要途径
关于电源未来发展,中科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提出三点建议:一、坚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的目标不动摇。保证国家战略规划2020年5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15%;2030年60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20%目标的实现,对此电力发展的责任重大。
二、坚持电源结构绿色转型的方向不动摇。非化石能源电力提供90%以上一次能源中非化石能源的份额、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主要支撑。除继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外,核电也应有适当较快的发展。
三、坚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电能需求的目标不动摇。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日益增长的追求、网络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化石能源电替代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对电能需求的更快增长,未来全社会人均用电量和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比重等指标可能发生改变。
企业代表
光伏企业攻坚克难,实现逆势增长。普遍观点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光伏产业虽然会面临短暂的波动,但基本态势稳中向好,正迈向新的战略机遇期。来的大能源系统将呈现出清洁主导、电力泛在、多能合一、储能聚合、一网连天下的新格局,为全球光伏产业带来发展新契机。现将光伏企业代表中较为典型的观点整理如下:
高纪凡:光伏将与物联网、边缘计算、5G等技术深度融合
全球太阳能理事会联合主席、中国光伏协会理事长 高纪凡认为,一、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光伏行业应该是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生态圈,唯有开放的技术创新才能拓宽增长边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决不能再一味追求产能扩张,而要加强提升品牌竞争力,通过全流程管理,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价格竞争走向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中国光伏从产能产品的主导者走向利润不断提升的市场主导者。促进光伏行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不断提高企业全球化管理水平。未来市场份额将向技术领先、管理卓越和全球化布局领先的企业集中。企业要顺势而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巩固和提升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化解贸易争端,倡导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为促进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四、不断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以5G、大数据中心、充电桩、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发展,与此相伴,光伏产业与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工业互联网以及5G等技术深度融合,深化光伏智能制造、开展数字化经营管理、推动客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等必将是智慧能源时代的新趋势。
朱共山:光伏发电的轨迹是“平价上网”到“低价上网”再到清洁替代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全球太阳能理事会联合主席、亚洲光伏行业协会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朱共山认为2020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扰动,但光伏产业基本面不改,依然坚强。当前,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迈入负利率时代,相关政策利率和存准率下调,光伏发电的经济性与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光伏行业告别补贴、平价爆发,需求全球共振,装机规模最终必将再攀新高。“光伏+储能”是未来大能源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和中坚力量,风、光、储、充、用一体化,将推动光伏产业广泛地融入能源大系统。同时,光伏产业将从集中走向分布,从分布走向嵌入,与5G通讯等产业跨界共舞。
李振国:“光伏+储能”大有可为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认为,随着光伏在电力结构中逐步提升,储能变得必不可少,储能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一个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一定的地理落差,当地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抽水蓄能。李振国介绍,去年隆基和国家能源研究所、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共同研究,在联合国第25届气侯大会发布了《中国光伏展望2050》报告,报告对光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展望,根据报告,到2035年和2050年发电成本比当前分别会下降50%和70%,这是指中国地区,达到每千瓦时0.2元和0.13元的水平。发展路径方面,2020-2025中国光伏将启动加速部署2025-2035中国光伏规模化部署的关键时期。到2050年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将达到5000吉瓦,同时占全社会总用量电的40%。我们相信,依靠在座所有能源行业的共同努力,光伏的未来、清洁能源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