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凯:个人、共享、共生时代的安全文化内涵

来源: 时间:2020-09-01 13:34

汤凯:个人、共享、共生时代的安全文化内涵

    记者:张振兴

    人类进化史,一部安全发展史。从狩猎、农耕、大工业、再到互联网,人类文明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支付了巨大的安全成本。安全,似乎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永远无法迈过的鸿沟。

    在汤凯的笔下,一部《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清华大学出版社)展现人类文明安全进化史,并向人们提出工业文明未来发展的安全之问。我们如何站在历史角度看待人安全意识的觉醒?安全文化发展中,又是如何赋予时代特色?我们如何界定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在汤凯博士新书出版之际,记者对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人因安全专家汤凯进行了专访。

    降低安全知识门槛

    记者:在工业文明进化过程中,您如何看待安全意识的觉醒?其产生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汤凯:个体安全意识的觉醒,源自其安全知识的增长;群体安全意识的觉醒,其决定因素是安全知识世界对群体不断施加影响,并且将其使用门槛降到足够低。所以,其内在逻辑是安全知识的生长与使用门槛的降低。

    记者:大工业时代强调“流水线”、“标准化”、“集中式”社会大生产,鼓励工人像“零件”“机械”一样运转,但是这种状态也是违反人天性的。我们如何看待并调和这一矛盾?

    汤凯:像“零件”“机械”一样运转的单调重复劳动确实是人因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常导致各种伤害事故。这些伤害事故的源头其实是大工业时代带来的高能量,在出现工业高能量之前,简单重复的劳动并不会带来重大的伤害事故,但在当前高能量的工业环境下,人类生理却还停留在允许犯错的石器记忆当中。知识的进化本来可以调和这一矛盾,弥补人的生理不足,但是,当安全知识世界不完善的时候,组织知识化能力就会存在不足,安全生产被迫停留在事故频发的状态。好消息是随着第二次知识革命的爆发,这些简单重复的劳动正在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快速取代。

    记者:大数据时代,新技术让智能设备更多参与生产工作,降低了人的参与,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故的目的。但是新环境下,并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把人的风险转化成设备的风险。新时代,我们对安全的定义是否应该发生改变?

    汤凯:安全的定义确实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事故不叫“事故”,而叫做“牺牲”。那是一段“铁人精神”至上的峥嵘岁月,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用五天五夜兑现;炼化人“手拉肩扛建催化”的豪迈,用血肉之躯建起一座座高耸的蒸馏塔;工程兵“千山万水任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的豪情,用百余枯骨建起独库公路。在那样特殊的岁月里,百年积弱,一穷二白,安全的定义更侧重于工程进度、物资和财产。唯有舍生忘死的奋斗,才是更快摆脱落后局面的正确价值观。现在则完全不同,国富民强,民族复兴,人们对安全的价值判断自然就完全不同了,安全的定义转向人身安全。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化时代,机器逐步取代人工后,安全的定义必然也会再次发生改变,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智能安全将可能成为安全领域新的关注点。

    记者:有人提出,安全的未来在于文化,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构建怎样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应该如何作用行业、企业、乃至个人?

    汤凯:历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知识的生长与进化。在这个逻辑之下,谁能有效降低知识创造和知识使用的门槛,谁就能更好地顺应历史,从而获得更大的势能与发展。所以,帮助有效降低知识创造和知识使用的门槛,加速安全知识世界的生长与进化,持续改进,才是安全的未来,而安全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大数据的价值是可以自动、快速、低门槛地完成知识的创造和被使用。大数据时代,需要构建的安全文化仍然是持续改进的文化,只不过,由于智能化的触角更客观、更有效率触及到各个方面,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持续改进的过程也更有效。

    当行业有统一的安全文化并建立了同行交流、同行评估机制时,安全文化就能影响行业内每一家企业。核电行业的卓越核安全文化就是最好的案例之一。安全文化要作用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乃至个人,需要做到标准卓越、内涵相对固化,并用各种仪式(比如培训、会议、评估、根因分析、观察、教练、表彰等)、氛围营造等手段持续广泛地施加影响。

    理性看待个人的错误

    记者:安全事故诱因是一个系统,是多维的,个人安全素养、能力是一维的,有其不对等性,因此个人安全需要依靠组织。那么个人和组织关系如何?两者如何共生,如何形成联动?

    汤凯:在安全管理上,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根据安全知识世界的成熟程度,二者的关系会经历三个阶段:个体时代、协同时代、共生时代。

    在个体时代,安全知识世界尚未成形,作业人员被暴露在复杂的物理世界环境当中,其无意识的出错不但得不到组织有力的防护,出错的原因还正好与组织环境的挤压相关。由于组织能提供的后援有限,知识进化缓慢导致的使用门槛过高,作业人员遇到疑问时多以个人临场决策为主,生产管理领导也面临类似情况。因缺乏后援、缺乏工具,人们常常陷入能力不足的知识型任务之中,承担不可承受之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仅来自作业本身,还有可能来自“事后审判”。在这一阶段,生产作业处于监管模式之下,用“生命”进行付出的个体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安全生产责任。因这一时期与智人崛起之前惨淡的个体时代相似,故称为“个体时代”。个体往往具有悲壮的孤胆英雄色彩,也可以称为“英雄时代”。

    在协同时代,安全知识世界已经成熟,作业人员协同安全知识高效管理物理世界的风险,个体“翻身”做主成了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得以支撑起组织的持续改进和知识的生长与进化。组织作为个体的后援,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安全责任,并通过各种知识类工具 的使用,帮助脆弱的个体减少错误。知识在组织搭建的信息系统和流程上生长、进化,个体通过协同这些知识进行决策和知识创造,组织因此变成了以信息知识化、文件知识化、行为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有机生命体,即知识化组织。知识化组织的健康状况,则可以由几个简单客观的指标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在这一阶段,生产作业处于互助模式之下,作业人员个体、组织、知识三者互相协同,故称为“协同时代”。

    在共生时代,安全知识世界在线赋能,作业人员与人工智能相互依靠共同管理物理世界的风险,人工智能成为另一个智能知识化物种,它代替作业人员执行高风险任务,或作为智能工具帮助作业人员避免出错。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作业人员个体可以不必属于任何组织。组织的边界变得模糊,组织内的主体也不再只有人类个体,还有人工智能,组织因此逐渐泛化成为在线知识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上,知识的创造速度空前加快,知识的使用门槛不复存在,知识的生长与进化指数级上升。当安全知识极度发达之时,人类个体、人工智能与安全知识建立起共生生态,成长为全新的超级生命体,人类个体得以游戏其中,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人因事故销声匿迹。在这一阶段,生产作业处于智能模式之下,作业人员个体、人工智能、知识三者相依共生,故称为“共生时代”。

    记者:当前安全管理往往都强调“零容忍”,但是您却提出“允许犯错,并让组织乐于从错误中学习和改进”的理念,为什么这么提?原因在哪里?

    汤凯:这是一个好问题,“零容忍”的内涵是对事故零容忍,而不是对错误零容忍。

    人天生是会犯错的,再优秀的人也会犯错,但组织可以少犯错、不犯错,组织可以通过剖析错误发生的原因,建立各类容错方法和防错机制,如防人因失误工具、根因分析、观察指导、智能化手段等,在人犯错的情况下不发生事故。组织通过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改进,让事故不再重复发生,真正实现零事故、零容忍。

    (汤凯,人因安全专家,安全智能化倡导者,湖南益阳人,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高级工程师,核反应堆高级操纵员,宁波市泛3315人才,清华海峡研究院人因安全教育平台主任、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主评估员,在核电站从事反应堆运行管理与安全研究工作十四年,2016年出版安全专著《重新定义安全》。

    新书抢先看: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3834198974&ifr=itemdetail&state=H5WXshareOld&distributorId=1331390652&share_relation=873731d76612729d__2&wfr=h5direct_wxh5&from=groupmessage

Copyright©2011-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