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2-08 16:19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赵坤 见习记者 雷歆蕊 通讯员 甘霖
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记者驱车从青海省西宁市出发,翻过日月山折道向南,驶向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一路上,蜿蜒的黄河水夹杂着碎冰流淌于深山峡谷间。
地处“三江源”腹地的兴海县,平均海拔3300米,气候高寒,年均温度近零摄氏度,取暖期长达7个月之久。
因地处偏远,这里的部分百姓在两三年前还过着烧煤和牛粪取暖的日子。而今,随着大唐兴海清洁供暖项目的建成投运,百姓获得了清洁的热力供应,心里暖暖的。
历时近三个半小时,记者抵达了大唐兴海清洁供暖项目供热站。作为国内高海拔地区规模最大、供热面积最大、智慧程度最高的清洁能源供暖工程,该项目创新应用“空气源热泵+电极锅炉+蓄热+智慧控制”技术路线,自2023年10月投运以来,为全县超4万名百姓送去了温暖。
深冬时节的兴海,家家张贴的福字昭示着缓缓临近的新春脚步,但车外稀薄的氧气中仍透着高原独有的寒意。
难耐这股寒冷,记者三步并作两步扎进了供热站大门口的安保室,一股暖流迎身而来。大唐兴海工作代表处主任许正举已等候在此,春节期间,他将和同事班玛冷直一同值守供热站,确保项目的稳定供暖。
“作为大唐集团首个整县制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工程替代了兴海县老旧燃煤锅炉,每年能减少约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许正举介绍道。
步入供热站大门,一排排交错的管道映入眼帘。管壁上,“空气源热泵”五个蓝色大字在白底衬托下格外显眼,与上方的蓝天白云相映,将“清洁”这一项目底色和盘托出。
“空气源热泵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对供暖回水进行加热,是全站主要经济性节能设备之一。这样的热泵全站共配置了66台,形成两级加热。55摄氏度回水经过33台一级空气源热泵加热后,温度升至60度,再进入33台二级空气源热泵加热至65度,并流向下一环节电极锅炉房。”许正举介绍。
跟随他的脚步,记者踏入电极锅炉房。只见三台30兆瓦的电极锅炉赫然矗立,在轰鸣声中有条不紊的运作着。
“经空气源热泵预加热后的水会通过板式换热器传导至锅炉侧水中,与循环泵、管道形成微循环。”许正举告诉记者,水中的热量会在每次循环后通过板式换热器分换热,分流送往全县8个换热站,为周边居民供暖。
兼顾环保与民生外,项目的一笔经济账惹人注目。
记者了解到,在蓄热运行模式下,电极锅炉加热后的85度回水会进入三台6400立方的蓄热罐中,利用省内峰谷平电价政策实现降本增效。
“项目利用青海省内富余谷电(电价约0.16元/千瓦时)在白天对水加热并存入蓄热罐。夜晚峰电阶段,利用蓄热罐向外部放热,形成经济性良好的运行方式。”许正举介绍。
“探索新技术在设备状态监控方面的应用,提升智慧化水平,是我们确保热量稳定安全供应的重要手段。”大唐兴海工作代表处安全主管班玛冷直说。
在中控室的监控屏上,记者看到,这个占据整面墙三分之二的大屏,将电极锅炉、蓄热罐、净水装置等运行数据以及设备监控维护告警等功能进行有机整合,让值班人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班玛冷直说,下一步,项目计划对管网进行改造,以实现智慧供热系统与热源站的智慧化耦合。通过热源站采集温度数据进行热量生产,经各换热站平衡后按需分配至小区、楼栋、单元,乃至每户人家,并按热量需求灵活收费。
在兴海,藏族群众占据当地人口的78%。记者跟随供热站工作人员回访藏民家庭时发现,尽管语言不通,但每每同那期盼的双眼对视时,同因日晒和劳作而黝黑粗糙的手相握时,可真切感受到当地百姓内心的那抹纯粹与感激,如同他们头顶的这片蓝天般澄澈。
“感谢大唐公司的供暖项目为我们创造了温暖的生活环境,感谢大唐驻村工作队对我们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兴海县龙曲村藏族村民华科激动地说。记者注意到,虽称不上富裕,但华科的家中温暖、亮堂、整洁。
“每次到这些百姓家中去回访供暖情况,都让我们倍感温暖亲切,觉得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很值得。”许正举感慨。当被问及春节期间在站内值守的感想事,许正举和班玛冷直的脸上不约而同露出含蓄的笑。尽管不善言辞,但他们满含笑意的眼角已将内心的甘与愿全然诉说。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