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2-08 16:19
“蔬菜养富了我们很多人!”
——从“中国甘蓝之乡”看富民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彭源长 曲艺 通讯员 龙群 祝科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的十里蔬菜长廊,一畦畦蔬菜像是被精心梳理过的绿色绒毯,以一派勃勃的生机迎接南方小年的到来。
“北有寿光,南有嘉鱼。”仰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嘉鱼县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形成了以潘家湾镇为核心,包括南瓜、冬瓜、包菜(甘蓝)、白菜在内的“两瓜两菜”特色种植格局。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考察时`强调,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2024年是老百姓的丰收年。”嘉鱼县潘家湾镇农业技术人员刘朝辉说:“我们现在种的是中国种子!过去市场上90%的甘蓝种子靠进口,现在70%由我们自主培育研发,直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思特丹”就是降本的底气所在。2018年,由“中国甘蓝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团队与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甘蓝品种“思特丹”横空出世,一举打破国外市场种业垄断。如今,“思特丹”现已发展成为长江流域越冬甘蓝的主栽品种,嘉鱼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甘蓝之乡”。
“托总书记的福!”聊起收成,潘家湾镇四邑村的蔬菜种植大户卢佳红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一共700亩蔬菜,一亩平均能卖上3000元,年前本钱已经收回,年后还有几百亩的收益,那就是纯利了!”在他身后,农人们正忙不迭地将青翠欲滴的大白菜采摘、打包、装车……
“蔬菜养活了我们,也养富了我们很多人!”作为嘉鱼县九湾卢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佳红有感而发。“从培育种植、采摘打包到冷链运输,再到化肥、农机等物资,都离不开人。你脚下的这片白菜,已经被上海的客户预定啦!韩国的泡菜,也有很多我们的菜。”他颇为骄傲。
交谈中,卢佳红的手机响个不停。“有村民喊我去看看藜蒿,帮他们卖个好价钱。”原来,四邑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蔬菜产业,培养了几十名带富能力强的蔬菜经纪人,卢佳红便是其一。
据嘉鱼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嘉鱼县蔬菜种植面积29万亩,总产量127万吨,产值40多亿元。其中,十里蔬菜长廊带动1.7万农民参与务工,约10万菜农从中受益。
“丰”景背后,有电力“暖流”的持久浸润。2021年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嘉鱼县投入配电网建设资金1.23亿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95条、供电台区73个,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支撑。嘉鱼县用电量从2021年的15.7亿千瓦时增长到2024年的19.73亿千瓦时。国网嘉鱼县供电公司还专门设置菜乡流动哨,每月上门帮助蔬菜种植户检修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解决用电难题。据统计,2024年嘉鱼县农业生产用电量6749.8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52%;农村用电平均抢修恢复时长降至2.78小时。
“自动灌溉温控系统在可靠电力的保障下,我们嘉鱼蔬菜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电力服务让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苗基地技术人员徐志军更有底气。该公司建设了以10台80千瓦的水电机为核心设备的水联动棚自动循环灌水系统,保障夏季棚内蔬菜苗的茁壮成长。这套系统让该公司人力成本下降了30%,生产效率提高了50%。
面向新的一年,卢佳红也在盘算着做强做大,“第一步就是多搞点农机设备”。了解到国家出台了“两新”政策,商业头脑敏锐的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契机。
记者从嘉鱼县农业农村局获悉,2024年11月开始,嘉鱼县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先后在潘家湾镇四邑村、肖家洲村,簰洲湾镇复阳村、庄屋村等手扶拖拉机较为集中的部分村开展整村推进。全县累计报废旧机具485台,报废补贴资金107.677万元。
“直播也得搞起来,跟上新技术,慢慢扩大经营,1000亩、2000亩都在计划内。”卢佳红信心满满。闻此,记者提议现在有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是不是可以一起合作。
卢佳红立马反问:“我才47 ,也算年轻人吧?”随即乐开了怀,笑声回荡田野。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