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17 14:59
夏元明
春潮涌动开新局,奋楫扬帆正当时。2025年一季度,江苏华电扬州发电有限公司以深化提质增工作方案为指引,抢占电热市场“新赛道”,牵牢煤炭降本“牛鼻子”,奏响挖潜增效“最强音”,突破四年亏损困局,取得扭亏为盈新突破,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抢占电热市场“新赛道”
“全年不亏损再难也要竭力争取!”年初,扬电公司职代会上发出了背水一战打赢扭亏为盈攻坚战的动员令。面对在机组容量、能耗指标、地理区位缺少竞争优势等“老大难”问题,扬电公司组建由领导班子成员挂帅出征的“电量争取”“指标优化”等5个工作专班,以市场化思维带动营销方式转变,打开向电热市场要效益的新赛道。
电力交易市场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博弈场,扬电公司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因地制宜、全面攻坚,不遗余力拓展电量计划空间。“电量争取”专班加强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学习,树立“量价统筹、效益为先”的营销理念,紧盯发电边际利润,强化市场研判,综合机组经济负荷率、开停机计划、成本控制等边界条件,协同联动寻优,合理控制发电节奏,统筹安排自发电量和替代电量计划,积极增发“有效益电”。把握月度竞价、挂牌交易电价“战机”,及时优化调整营销策略和报价方案,全力争取电量市场月度增量收益,主动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在新能源发电低谷及区域机组检修较多时抢发效益电量,努力拓展“两个细则”效益增长点。
扭亏为盈需要电力市场的“真金白银”,也离不开供热市场的广开源路。扬电深挖区域供热市场潜力,加强供热管损分析,优化调整热网运行方式,想方设法提高供热品质和供热效率,积极协调供热公司扩大供热份额,有效增加工业园区供热量。一季度,扬电公司电热市场效益实现“双提升”,发电量同比增加0.58亿千瓦时,售热量同比增加6.15万吉焦。
牵牢煤炭降本“牛鼻子”
煤炭成本占到发电成本的67%以上,要实现扭亏增盈,就必须控制好煤炭成本这个关键。扬电公司加强煤炭采购、运输、接卸、掺烧“一条龙“管理,狠抓标煤单价对标采购,严格控制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最大限度地控制煤炭成本。
把市场煤炭资源开发作为燃料保供控价的前沿阵地。每周,燃料管理专题会议,加强煤炭市场走势分析和电量预测,结合负荷需求,季节特点、煤质变化、环保要求,协调制定采购计划。在保证基础供应量的同时,采取“低库存”采购策略。今年以来,在市场煤价格明显低于长协煤时,扬电公司及时锁定具有价格优势的经济煤种。一季度,进口煤、市场煤采购占比累计达65%,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实行到厂验收结算,是扬电公司降低煤炭成本的又一“实招”。针对厂内两台皮带秤技改后,稳定性和准确度已达到到厂验收的有利条件,扬电公司顺势回归适应内河电厂特点的煤炭市场采购模式,安排专人驻外开展市场煤寻源、驻港(矿)监装,拓展到厂验收结算煤炭资源,大大降低了煤炭减少中间损耗。同时,狠抓煤场烧旧存新管理,提高码头煤船清仓效率,减少船舶滞期费,积极开展多煤种掺烧试验。一季度,扬电公司入炉标煤价同比下降85.61元/吨。
奏响挖潜增效“大合唱”
安全是扭亏为盈的基石。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扬电公司将“强迫停运次数”和机组煤耗为评价机组管理水平的两大指标,加强设备缺陷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6号机组锅炉低过防磨瓦脱落等缺陷,安全高效完成2号燃机投产以来首次B级检修,提高了机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一季度,扬电公司实现人身伤害、机组非停和环保处罚“三零”目标。
扭亏为盈必须下好管理提升“先手棋”。扬电公司强化价值引领,健全生产指标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大力推进薪酬绩效向一线岗位、重点工作倾斜的改革。创新实施登高目标、困难任务专班化推进、清单化管理、节点化监督的“三化”工作法,促进生产骨干勇于“揭榜”,党员干部出征“挂帅”。月度工作调度会、经济分析会、绩效考评会从月度、季度、年度不同时间维度,加强煤耗、气耗和厂用电率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跟踪、分析、对标,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大幅提升值际竞赛的绩效权重,有效激发了运行人员加强运行参数调整的积极性。一季度,扬电公司煤机、燃机综合厂用电率实现同比双降,综合供电煤耗低于年度预算0.91克/千瓦时,燃机负荷率同比升高0.33%。
众人拾柴火焰高。扬电公司强化党建引领,织密“四管”防磨防爆”、2号发电机大修、机组提效、成本压降、党员岗区队“战斗网格”。深入开展“当前形势怎么看?面对困难怎么办?扭亏为盈怎么干?”主题部务(班)会,打通思想堵点,激发党员干部和职工立足岗位打擂赛马热情,自来水管网整治日均节水量195吨、一季度财务费用较年度预算进度节约20万元……干部职工创新创效成果竞相涌现,为夺取扭亏为盈阶段性成果蕴足了底气。
惟其艰难困苦,方显英勇坚毅。一季度,扬电公司迎来了漫漫长夜后的第一个黎明。面对年度登高目标目标,扭亏为盈之路仍然漫长。扬电公司干部职工将乘胜而上,以“滚石上山”的奋斗毅力,“扭”出新局面、“盈”得好效益。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