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2-14 16:32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刘小龙)新春余韵未散,元宵灯火已燃。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早春的清晨还有些凉意,甘肃省临洮县各乡镇的社火队早早就齐聚在人民广场参加“金蛇盛世舞新春 人文临洮谱新篇”春节社火展演活动。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一片欢乐祥和。元宵节当晚,临洮县2025年元宵晚会在文化中心盛大开幕,文艺工作者用歌声传递幸福,用舞蹈演绎美好,烟火人间,团圆是福。
此次元宵节活动空前盛大,国网甘肃临洮县供电公司以“零停电、零闪动、零投诉”为目标,投入32名保电人员、5台特种车辆,构建起立体化保电体系,为这场年俗文化盛会注入强劲动能。人民广场上,一个个社火队伍在锣鼓声中尽情表演;文化中心舞台中,一段段歌舞在光与影的交织中徐徐展开。在这片欢腾背后,一群身着深蓝工装的电力人,正默默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光之网——他们便是国网临洮县供电公司的元宵保供电小队。
正月初八,零下15摄氏度的清晨。城郊35千伏罗家庄变电站内,输变电运检班汪国荣正和三名同事进行设备特巡。测温仪的红外光点扫过刀闸接点,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四人辗转县域内8个变电站,为变电站开展多轮次的“健康体检”。这种场景,在春节后第一天到元宵节前这7天的隐患排查中已重复了32次。
在指挥中心的大屏上,配电自动化系统和D5000定西智能调控技术支持系统正实时还原全县电网运行状态。无人机掠过结冰的输电线路,传回的热成像图让3千米外的隐患无所遁形。“这套系统就像给电网做了全身CT。”无人机飞手宋文文说。此刻,他的团队刚完成春节保供电期间第7次无人机线路巡视。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临洮县文化中心配电箱旁,保电车早已就位,与主网形成“双电源护盾”,保电队员张国军手握对讲机,紧盯元宵晚会舞台灯光。当开场鼓点响起,万千LED灯骤然点亮,他的耳麦里传来调度室的声音:“主供线路负荷47%,在安全阈值内。”抢修车里,00后新员工刘小龙攥紧绝缘操作杆,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值守重大保电任务。
子时的钟声敲响,焰火在天际绽放。临洮县公司指挥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值班员王雁面前的监测系统数据不断跳动。她的记事本上记着值班以来接到的报修电话以及常见故障应对方法,这些枯燥的记录,拼凑出整座城市的璀璨图景。
正月十六清晨,拆卸舞台的工人发现配电箱上贴着张便签:“设备已断电,如有问题请先联系张师傅189……”。不远处,连夜完成收尾工作的保电车正驶向新的战场——春耕保电即将开始。
洮河两岸,灯笼渐次熄灭,但那些深蓝身影守护的光明,早已融入这座古城的血脉。当孩子们在作文里写下“最亮的星是元宵节的灯笼”时,他们或许不知道,有一群人在用另一种方式,让万家灯火永远明亮如新。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