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5-09 15:22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闫梦琪 报道 “叮铃铃······”
“您好,这里是周口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你们能不能帮我找一个微信名叫‘谁的谁心疼’的网友,她是周口郸城县供电公司的员工,我不知道她真实姓名,我想找到她,感谢她!”
5月6日,一个特殊电话打进周口供电公司供服指挥中心。
事情还要从笔者的亲身经历说起。
5月5日晚,接到要为郸城城区防疫检查点通电的任务后,国网郸城县供电公司洺南供电中心党支部书记徐慧联系笔者一起前往检疫点采集新闻素材。俩人在空闲之余聊起了下面这个小事。
“你好,请问你是郸城县供电公司的吗?”正在居家办公的徐慧接到一个陌生人发来的微信好友请求。添加好友后,对方竟然直接打来了微信电话。
“您是哪位啊?你怎么知道我是郸城的啊?”按照惯例,徐慧的第一反应是:诈骗电话!她正想着如何与对方斗智斗勇一番的时候,对方又开口了。
“说来实在不好意思,我是商丘市永城供电公司的,其实咱俩互不认识,在国网公司建立的河南异常事件通知群里,我以前见过你在里面反馈信息,依稀记得你是郸城的,就通过这个群找到了你的微信,没想到你真是郸城的······”
“哦,那你这么辛苦找我有啥事呢?”听了对方的回答,徐慧感觉不是诈骗,就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想问一下郸城现在还能正常购物吗?我女儿在郸城县一中读书,学校前两天放假,因为疫情,她回不了家,目前疫情情况好像严重了,所有人就地静止,她现在住在同学家里,同学的父母都在外地,她们所在的小区也封锁了,我们家长去不了郸城,实在是挂念孩子,就是问问你如果外面还能买东西,我就让她们出去买些”。
“哦,原来是这样,你别让她们出来了,不安全,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再给隔离了就更麻烦了,我等会买好给她送去,她具体在哪住的啊?孩子今年多大了······”一向爽快又热心肠的徐慧听了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担忧后,立即就要出门为孩子购物,几句暖心的话,让对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孩子今年15了,住在学校旁边的小区,太麻烦你了,太感谢了,我现在就给你转账。”
“说啥转账,太见外了。不能让孩子饿着,我这就骑着小蓝车去,现在城里管控的严,出门只能骑共享单车,你就放心吧,咱都是电力系统的,这样让咱俩有了联系也是一种缘分呢!”
挂了电话,徐慧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径直来到定点超市,买了两箱方便面、一箱牛奶、一箱火腿肠,还有不少的饼干和面包。考虑到是两个孩子,徐慧每样东西都买了双份。把食物送到孩子手里,徐慧又叮嘱一番,并告诉她们,食物吃完后,记得再给她打电话。
“真是患难见真情,雪中送炭,无以言表。”那位母亲在朋友圈如此感慨。
当时徐慧开玩笑似的给我说了她那天的经历,我在感动的同时并没有想到那位母亲会如此寻找“恩人”,再一次被那位母亲的执着感动了。
两人互不相识,只是因为那位母亲说她也是供电公司的员工,徐慧就买了几箱食物颠簸着从城东奔到城西,就连把食物送到孩子手中的时候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而那位母亲发来的微信转账也被徐慧退回。
问及为什么会去帮助一个陌生人?徐慧不好意思地说,真的只是举手之劳,我们这么大了还都是爸妈的牵挂,她才十几岁,离家读书,说啥也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也让那位母亲远在家里能够安心。
听了这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却让人感到是如此的温暖。
只是因为在面向一个陌生的地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联系了一个陌生的微信号,却让那位母亲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满满的关怀与善良,只因她们都是电力人。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