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人物

电建核电公司马世乐:在“电建首核”舞台上绽放青春之光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4-18 09:33

董卫强 孙愿 孔祥旭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融合团队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正如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核电公司”)三澳核电项目焊管公司经理马世乐,在国电建参与建设的全国首个“核岛”工程建设中勇敢肩负干好电建首的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绽放出电建青年无所畏惧的青春之光

马世乐在工地办公室研究施工方案。

  既然选择了电建,那就愿意做电建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在工程一线长时间的坚守让马世乐充满了电建事业的认知与陪伴,而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个告白是他对电建工作的告白,是他对三澳核电核岛”工程的告白,也是他对自己专业岗位的告白。

  在浙江沿海最南端的东海之滨,国家重点能源项目三澳核电站就坐落于此-温州市苍南县,电建核电公司承担了三澳核电站核岛”应急柴油机厂房及其他附属厂房的施工,其中马世乐领导的焊接管道专业队承担了项目工作总量的50%以上。

  施工伊始,在马世乐的带领下,焊接管道专业队积极筹措资源,提前策划,凭借年轻人激扬奋进的干劲,坚持技术服务现场施工,技术先于现场工作策划。面对公司范围内都没有可参照的施工技术文件,马世东没有怵头,不断学习核电乃至核岛施工标准,主动加班加点研读上游程序文件以及施工图纸,积极与上游单位沟通交流,与基地内其他同行学习提高,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凭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坚持不懈,逐渐从核岛施工技术管理的一名“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核岛管道施工技术专家。

  在马世乐的带领下,年轻的技术组成员们也纷纷加入学习的队伍,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提高业务施工水平。周会时间,马世乐组织对相关标准程序进行培训学习,进行相互讨论,大家逐渐取长补短,为后续现场施工技术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更好服务现场施工,结合技术及现场实际情况,马世乐提出了房间施工推演的工作模式,针对现场具体房间,对房间内工作任务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准备工作,到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至施工完成资料收集移交等工作进行模拟推演,提前找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正式施工中尽量减少制约因素。

  目前房间施工推演的创新工作模式已获评公司创新增效优秀方案,并在公司内各项目逐步组织推广。在柴油机厂房管道施工过程中,进排气管道安装质量跟踪文件无编制参考依据,马世乐积极与设计及厂家进行联系,研读设计分发的技术文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转化,不断与上游单位进行沟通,最终将质量跟踪文件编制完善,使现场施工有据可依,得到了业主与监理的一致认可。

  面对上游单位提出的施工效率较低,技术与现场衔接不到位等问题,马世乐深刻反思施工过程中各环节问题,积极组织技术组及现场班组长进行问题收集,集思广益,用思维导图将工作各环节进行细化分析,逐步梳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将各环节制约因素按技术组分工安排各组成员进行分析完善,组织推动制约因素的解决得到了总包和业主的一致认同。

  面对现场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马世乐深知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更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他组织技术组成员新旧结对,“以老带新”“新老互补”,发扬公司“传、帮、带”师带徒优良传统,展开一对一的培养,为公司培养更多适应核岛施工的青年技术人才。在马世乐的带领下,技术组技术人员从原来3名专工发展为具有30余人的适应核岛管道施工的年轻团队。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