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技装备

高擎自主创新火炬 践行制造强国战略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6-27 16:37

——哈电锅炉以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式现代化

李慧雪 范昕洋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近年来,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锅炉”)始终牢记嘱托,奋勇前行、步履铿锵,强根固魂抓党建,厚植优势谋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式现代化,全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建设制造强国不断贡献力量。

  2017年,由于一系列内外部形势变化,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转型关键期,哈电锅炉组织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未来发展擘画宏伟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哈电锅炉将厚积薄发,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圆满完成哈电锅炉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奋斗为本 火电主业精进不休

  核心提要:截至目前,哈电锅炉累计生产电站锅炉1802台/4.1亿千瓦。其中,36台百万机组、75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38台超临界机组已投入运行。同时,哈电锅炉还为国内外炼油、化工、机械、冶金、核电等行业提供了不同用途和规格的压力容器3000多台套。“哈锅牌”产品已装备了全国400多个电厂,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哈电锅炉自主设计制造的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电厂2台66万千瓦超临界燃煤电站锅炉圆满投运,成为“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投运的能源项目。同年,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的能源项目卡西姆2台66万千瓦超临界燃煤电站1号机组锅炉投入商业运营。其中,萨希瓦尔项目历时仅22个月,比原计划提前了6个月,各项主要参数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运行状况良好,其建设速度创下了国企业海外同类型电站项目建设新纪录,被巴基斯坦政府誉为“创造了巴基斯坦电力建设史上的奇迹”。

  煤矸石是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伴生出的含碳岩石,也是我国目前存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之一。而煤泥作为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具有水分含量高、发热量较低等特点,很难实现工业利用,长期被电力行业拒之门外。如何将它们变废为宝,一直都是电力行业中的一项难题。

  2019年,哈电锅炉打造了世界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三超”燃用低热值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陕西彬长示范项目,为当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该项目煤源为燃用煤泥、矸石、末原煤的混煤,设计煤种煤泥和矸石占比75%。示范项目的成功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水平,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产业保障。

  新疆准东煤田煤炭预测储量为3900亿吨,以我国现在每年的煤炭消耗量计算,仅燃烧准东煤就可供我国使用近一个世纪。然而,由于准东煤煤质具有高水分、燃烧后极易结焦沾污等特性,导致丰富的准东煤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2022年,哈电锅炉依托自主研发的第四届国工业大奖项目——“燃用准东煤超(超)临界锅炉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完成了对冲燃烧准东煤神华五彩湾66万千瓦超超临界项目的研制任务。该项目两台锅炉机组燃烧准东煤比例接近100%。此外,哈电锅炉还完成了燃用高水分褐煤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配风扇磨等锅炉方案设计和技术储备,成为行业内唯一一家参数最全、炉型最完善的褐煤锅炉供应商。

创新驱动 新兴领域开疆拓土

  核心提要:2019年,哈电锅炉完成首个国家级燃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示范项目;2022年,哈电锅炉研制的世界最大容量、最高参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成功应用……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林废弃残余物有近12亿吨。其中,可供收集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7亿吨。传统的秸秆处理方法会产生大量粉尘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如何将大量的秸秆清洁高效利用?哈电锅炉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2019年,哈电锅炉完成首个国家级燃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示范项目——大唐吉林长山项目的生产制造任务。大唐吉林长山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年大约消耗生物质秸秆10万吨,实现生物质发电1.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约4万吨,减排约14万吨,实现了生物质资源稳定化、无害化、能源化、规模化利用。大唐吉林长山项目的顺利完成,为生物质耦合发电在全国推广奠定了基础,哈电锅炉一举成为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领域的“领跑者”。

  2022年,哈电锅炉研制的世界最大容量、最高参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成功应用于西安热工院5兆瓦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多项技术属国际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是新型高效灵活的发电技术,具备多重先进性,应用该技术的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可比同参数传统蒸汽发电机组提高3%~5%。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结构简单紧凑、灵活性更强,可实现热电完全解耦,能够为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不稳定可再生能源深度调峰,符合未来能源体系建设的重大需求。

  为深入推进煤化工行业节能降碳,哈电锅炉以“863”课题“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显热回收关键设备的研制”等项目为依托,于2023年顺利完成国内首台全流程显热回收气化炉、辐射废锅、对流废锅的研制任务。此系列设备技术的应用,可使煤化工企业热煤气效率提高至90%~95%,全流程能耗降低9%~10%,半废锅能耗降低7%~8%。以盛虹炼化项目为例,每年节约用煤近50万吨,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革固本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核心提要:2022年,哈电锅炉勇闯改革“深水区”,聚焦剩余7项改革任务持续发力,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一路蹄疾步稳,提前半年完成了全部改革任务,在改革三年行动的“大考”之年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

  近年来,哈电锅炉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精神,锚定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目标,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抓管理提效益,夯基筑垒,立柱架梁,推动改革取得新成效。

  哈电锅炉坚持把“三级书记抓质量”工作和“两提两创”党内建功立业活动作为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围绕该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重点难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实干在先。自“三级书记抓质量”工作开展以来,哈电锅炉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凭借产品优异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哈电锅炉在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中连续多年夺魁。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自2020年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哈电锅炉全体干部职工在确立的68项改革任务中合力攻坚,于2021年底完成61项改革任务,完成比例达到近90%,远超国资委要求的70%的阶段性目标。

  实施精益管理是哈电锅炉为改革添动力增活力所采取的关键一招。在精益一期项目建设中,哈电锅炉成功建立起了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随着精益管理的战略构架和蓝图目标愈加清晰,哈电锅炉又踏上深入推进管理变革的新征程。在二期项目建设中,哈电锅炉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产能预算与提升”“精益五大计划联动”“精益设计标准化与创新”“精益班组设置与建设”四个子模块实施,进一步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哈电锅炉已建设了涵盖薪酬绩效体系、生产、设计、项目管理、班组管理等方面的精益管理体系。

后记:争当电站锅炉行业 技术发展领跑者

李慧雪 范昕洋 

  在新国成立前,超过50%的煤炭、70%的电力等重要产业,全部被外资支配。当时,全国装机容量只有185万千瓦,全年实际用电量35亿千瓦时,仅相当于现在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用电量;人均年用电量9千瓦时,仅相当于现代家庭柜式空调几个小时的用电量。

  在此情况下,承载着民族工业发展希望,哈尔滨锅炉厂应运而生。

  1954年,在一片跑马场上,老一辈哈锅人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以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建立起新国第一个现代化电站锅炉制造基地,并成功试制出国产首台35吨/小时、75吨/小时、130吨/小时中压锅炉,结束了国不能制造电站锅炉的历史,翻开了新国电站锅炉发展新篇章。

  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哈电锅炉高擎自主创新的“火炬”,有的放矢瞄准科技前沿产品,占领行业技术发展的制高点,70%国产首台电站锅炉产品均在这里诞生。

  站在世界电站锅炉技术的最前沿,哈电锅炉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回首来时路,不忘赤子心,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面对新起点、新挑战、新机遇,哈电锅炉将肩扛使命担当,争当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全方位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引领力,矢志不渝成为电站锅炉行业技术发展的领跑者。

责任编辑: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