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聚焦黄山供电公司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
安徽黄山供电公司 洪天 李梁
“四分”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线损工作的难点,而分台区线损管理则是难点中的难点。自2007年3月份起,黄山供电公司进一步改进“四分”线损管理工作,增强了公司对台区客户、配网等信息的综合掌控能力,实现了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
黄山供电公司直供的屯溪、徽州区域内目前有公用变、小区变近500台,郊区农村公用变近400台,低压供电营业户数13万余户,虽然公司总体线损指标控制较好,但在众多的城区台区,因台区客户划分错误、总表电量误差、抄表时间不对应等原因呈现较高的正线损或负线损。黄山供电公司直面台区线损管理的现状,提出必须结合有效管理机制的梳理、简易工作模式的建立、便捷规范的工作流程制定,建立常态的统计、分析工作机制,以求对台区负荷情况做到百分百掌控,实现台区正常化的管理目标。从2007年3月到2008年5月,公司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共分四步。
第一步:
建立顺畅的管理机制
黄山供电公司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黄山供电公司台区线损管理办法》,明确台区线损管理由营销部牵头负总责,细分输变电部、配电工区、营销三个中心在台区线损各管理环节的职责与工作内容。
结合信息化供电公司建设制定了直供区域内公用配变、小区变的命名规范,确保设备的命名统一、唯一,做到一点维护,信息共享。
制定了《黄山供电公司台区信息建立、变更管理办法》,对于新上配变、线路更换等信息变更规定了明确的信息传递流程,确保相关单位信息的变更统一,保证台区基础台账、客户挂接与现场的准确一致。
实行线损分析汇报周会制度,每周五下午,公司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主持,营销部、输变电部、配电工区、电费中心、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徽州区营业部的负责人在会上就一周台区线损整治工作进行交流分析汇报,到目前这项工作已坚持了长达10多个月,使公司能够及时掌握各台区线损整治工作的信息及进展情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步:
规范电量数据采集管理
确定台区总表远抄系统,规范总表管理为便于获得实时的总表电量数据,以便于对台区线损进行较为精确的计算,公司将配变在线监测管理系统作为获得配变供电量的载体平台,配变在线监测系统是面向城网配电自动化设计,配以客户端支持,将SCADA、DAS等功能集于一体,从而形成的完整自动化系统。能实时采集各路遥测、遥信、电度、数字量等数据。
为检验该系统对电能量采集的精确性,公司将配电采集终端(TTU)与电能表同时进行现场试点安装,通过连续长期的计量数据比对,TTU终端系统误差均在合格范围内,由此确定台区总供电量由配电在线监测系统提供时时数据。目前所有公用配变、小区变或安装了TTU采集终端或安装了总表,为线损的精确计算打下了基础。
同时为保证TTU终端在电能计量方面的精确性,全部新购终端均按新电能表入库管理模式,在计量中心进行误差校验,校验合格,由计量中心出具检验合格证,方可进行现场安装,并将TTU采集终端的互感器的精度提高到电能计量标准,从而保证总表电量计量准确。
严格抄表例日管理,规范抄表行为
对抄表人员严格抄表时间、抄表路线;对变更抄表例日,必须提前报批。对人工抄表台区,针对每个台区的抄表时间,抄表时间段内负荷比重等确定配电监测中相应时间点的采集电量。
继续大规模建设远程集抄系统
黄山直供城区目前已实现低压集抄客户27222户,约占城区户数的1/3强。集抄系统的应用使供售电量的统计时间基本做到了一致,保证了线损数据的精确性。但集抄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同样需要精细化管理,目前运行的集抄系统在技术上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采集终端故障、终端数据线易脱落等造成表计电量无法抄录。为此公司在技术、管理两方面入手,确保集抄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电量的及时完整采集。
管理方面,严格遵循“装一户验收一户,验收一户移交一户,移交一户用一户,用一户效能显一户”的指导原则,制定了集抄系统建设、运行、验收技术规范,严格把关系统组建质量;建立起电费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相互协同的异常处理机制,保证在发生故障后,故障能得以及时排除与电表示度数的及时抄回。技术改造方面,为彻底解决系统组建中采集数据线故障率高的问题,摒弃了厂家在表计安装后布线的做法,而是在集中表箱设计时就事先考虑将采集终端位置预留,并将系统数据采集线全部提前安装至每个安装表位,同时提高线径标准,这样既做到集中表箱内安全美观,又有效减少了数据脱落断线造成的故障。
第三步:
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线损管理
以往线损统计完全依赖人工在EXCEL表格中进行手工的录入,而配变信息变更、各类电量数据收集录入,现场客户变更等信息量极大,人工统计计算极易遗漏信息,造成统计错误,给线损分析带来误判,同时脱离计算机系统进行统计,个人工作的行为得不到有效规范的约束。为此,公司在台区线损管理中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势,在利用信息系统便捷线损管理统计计算的同时,有效利用系统的规范流程,来规范约束工作,通过严格的流程控制与传递,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
在基础台账管理方面,公司利用营销MIS,将所有的配变总表、采集终端,以关口表的形式在营销MIS中建户,并将总表与对应台变客户关联,实现台区线损的自动计算,并在MIS报表查询系统中显示所有台区的线损数值。
同时将采集终端、台区关口表,纳入到了客户计费表计的管理模式,安装前计量中心进行准确性误差校验,运行管理人员定期巡视、检查及进行现场校验。所有新增、变更异常处理,均按客户表计管理模式,按相应营销MIS规范流程处理。
结合信息化供电公司建设,设计开发了《低压台区线损综合分析系统》,在实现基本台区查询功能的同时,还做到了台区之间的组合打包计算,台区历史负荷变化查询、线损波动曲线变化、台区异常电量客户统计查询,台区外接负荷统计查询、按不同关键字段的数据筛选、统计,综合线损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等多种功能。通过应用此系统,完全解放了台区线损统计分析工作,在减轻日常统计工作量的同时,给台区线损的正确统计、科学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整治措施提供极大的便利。
第四步:
开展台区的清理与普查
台区售电量精确统计是台区线损管理的一个难点,涉及到台区低压客户与配变信息对应是否现场吻合,抄表例日是否严格执行,台区存在的市政等单位包灯制外接负荷统计等。针对线损异常台区,客户中心、计量中心、徽州营业部共分12个组进行台区清理工作。清理核查内容包括台区总表计量装置、客户划分准确性、台区无表包灯制外接负荷统计、客户窃电等。台区客户普查面达到100%。每一块表,每一条线路均做到了来路清楚、挂接准确。在清理过程中,对疑难台区还采用了24小时集中抄表模式,来核对供售电量。整个台区核查工作共清理调整错挂台区客户13064户,查处窃电56户。
由于以往市政建设的特殊要求,部分亮化、及有线电视等通讯设备采用包灯制,全年统一交纳电费,但却给每月的台区线损统计带来困难,为此,核查工作还对包灯制的负荷进行了清理,现阶段能装表计量的全部装表计量,无法装表的,全部进行了清查建档。对所有外接负荷进行了现场功率核实测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了核定后不同型号设备的通用功率标准,供各单位统一参照,做到标准一致。公司还结合台区线损普查,将屯溪、徽州两区客户户内的表计全部免费进行了外移。共外移表计七百余户,通过外移表计,即解决了户内表抄收难的问题,
同时也对客户的用电行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减少客户偷窃电的机率。
台区的清查工作随着台区线损管理的深入,逐步实现了常态化管理,对于当月线损值超标台区,由相关单位进行重点的清理核查,做到了有的放矢。
成由细致 精细管理获丰收
截至2008年5月,公司已完成了所有城区公变、小区变台区,徽州区营业部的所有农村台区的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整治后的台区线损值达标率100%。台区精细化管理,使公司在台区线损管理及拓展应用上取得很大成效。
直供范围内的屯溪区、徽州区台区线损综合线损值相比去年有了很大下降,整治后的台区线损均降至10%以内。通过台区线损的精细管理,为台区建改提供了依据,如徽州区岩寺镇瑶村农电台区,2008年2月份线损率为16.29%,在现场核查台区客户挂接无问题,且无偷窃电行为后,通过现场勘察、负荷测试与理论计算,发现该台区配网结构存在问题,有一路低压主线供电半径过大,同时居民负荷增长较快,原有配变容量已不适应负荷增长需要,通过对该台区变压器增容及对低压线路整改后,5月份线损降至6.23%。
通过实施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台区客户与所属配变做到了准确挂接,为客户停电通知、信息查询等其他营销业务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立起营销、配电定向沟通联系的常态机制,通过规定流程约束,使得台区变更的信息流双向传递及时准确,确保了台区现场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吻合,为营配一体化业务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对台区的控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台区的各类负荷的掌控能力增强,尤其是对实施包灯制的外在负荷管理做到时时掌握,同时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信息,对于线损波动台区,有针对性的实施突击检查。如屯溪黄口农民新村1131变,今年3月线损从3.1%突变为7.2%,经过现场检查,发现两户动力客户窃电,处理后,次月线损再次恢复正常。今年1月以来,台区核查人员发现屯溪汽车站077变线损一直居高不下,营销MIS内该台区客户与台变的挂接与现场完全一致,经过更深入的核查,发现一用户利用居民住房开旅社,采用较隐蔽的方式窃电。经电检人员取证后,共追补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12296.44元。
台区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也为表计运行管理提供了依据。屯溪山水043变经几轮核查,虽然发现了一户窃电,但线损仍然居高不下,每月不正常损失电量约三四千千瓦时。公司组织力量再次进行复查,通过现场反复核对后,排除了用户错挂、无表用电、总表误差、CT误差等一系列问题,经对所有用户电量的深入分析,最后推定某大型网吧表计可能不准,在进行表计校验后,果然发现该表计为负误差,最终补收了电量21168千瓦时,该小区线损降到正常范围内。
台区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是黄山供电公司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通过实施管理的精细化,使公司尝到了甜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