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低价之战
———访北京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瑞航
■本网记者 路晓冰
在2008年结束之前,11月14日,记者见到了北京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市场运营的副总经理赵瑞航。
这位操着浓重东北口音的汉子,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国内企业(二次设备)的价格战现在是“愈演愈烈”。
其实,有这种感受的不止四方公司一家。此前,业内人士也曾表示“有些民营企业甚至赔钱也接标”,为的是抢占国内国际(主要是东南亚)二次电力设备的市场份额。这样做的结果,一是资金不够雄厚的企业最终被挤出局;另一个是制约了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
7年前,这还是一个高利润回报的行业,几乎每家企业都是“粮仓”满满。而如今,即便是皇帝的女儿也开始愁嫁了。
价格理性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利润空间,它就没法经营下去。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阶段的价格战?
赵瑞航:在国家电网公司招标过程中,大家纷纷打出“低价格”这张牌。一方面是技术趋于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同业企业竞争的结果。市场竞争,杀价是正常的,但要给企业留出一定的生存空间。
记者:二次设备保持在怎样的利润点上,才不会影响行业的有序发展?
赵瑞航:对于一个与用户合作的科技项目,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我们在跟用户进行合作前,事先都会有一个协商过程,讨论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费用水平,然后再启动项目。一般这类项目不会有太大利润,主要是通过技术方面的合作,摸索市场需求,以为电力系统客户服务为宗旨。
除了科技项目之外,这个行业定型产品/系统的净利润在7%-12%之间,则企业还能够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若利润率过低,影响企业的现金周转,将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甚至致命的影响。
现在从招标的结果综合来看,项目净利润一般在6%~10%之间。但四方在2008年1月~9月利润保持在9%左右,这跟我们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技
术投入,降低成本有很大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现在净利润额如果能够保持10%的增长,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在几年前,电力二次设备制造企业的利润远高于现在。这也说明,价格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记者:“高质低价”会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赵瑞航:这要看谁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强了,有些企业熬不过冬天自然会被淘汰。我们是新兴的民营企业,靠的是技术积累,虽然价格战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但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薄利,但不允许赔钱。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正常的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没法经营了。
海外市场
拓宽销售渠道比降价更重要。
记者:四方如何应对价格战?
赵瑞航:现在国内竞争太残酷了,同类企业就有十几家。为了扩大市场,2008年我们在内部做了调整,更加侧重于四方公司整体的对外经营。四方的经营范围已经不再仅仅是原来的电网领域,而是在发电及工业自动化领域都有了突出的表现。目前我们按照这种模式运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再有就是积极开发国际市场。
记者:就全球而言,你们更看重哪个市场?
赵瑞航: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力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他们本地有独特的市场需求和系统特点。在这些地方,一些大型跨国公司进入得比较早,但他们的价格相对高,产品的灵活性相对弱一些,不一定适应当地的市场需求。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机会。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发俄罗斯、独联体、非洲的市场,在亚美尼亚我们的设备即将现场调试。印度则是我们首先开发的海外市场,也是我们极为看重的。印度电网二次设备的装备水平还有可提高的空间,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原先印度市场都是用知名跨国公司生产的设备,现在我们经过市场拓展,已与当地的合作商选择了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相信这个市场会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拓宽销售渠道,这或许是我们面对价格战采取的一些措施,也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借鉴作用。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7区18号楼
邮编: 100070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