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时间:2022-06-16 14:20
中国电力新闻网通讯员 张智文
一、企业团青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意义
时代发展对青年提出的根本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青年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指明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顺应发展形势,为改革发展建功立业,是国家对青年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电力企业改革对青年成长的必然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电力青年要发挥聪明才智,投身电力发展,勇担历史使命,练就过硬本领,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努力创造更加骄人的青春业绩。
团青组织职责决定的方向定位。电力企业各级团青组织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青年成长拓展渠道、优化环境,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争做电力企业改革的促进者、发展的建设者。
青工融入企业的自我实现需求。处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青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成长成才。掌握新知识,练就新技能,展现新风采,成为行业领域的专家、工匠和骨干,是企业青年成长的奋斗目标。各级团组织要在了解青年需求的基础上搭建成长平台,帮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企业青年员工成长成才需求分析
为提升团青组织服务青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座谈、问卷等对青年员工的成长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怀有远大理想,行为缺乏主动。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青年想“做自己喜欢且有发展的工作”,近30%的青年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提高学历、提升个人素质”,但却有25%的人同时表示“有学习念头,但很少付诸行动”。这说明青年有理想,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和努力奋斗的主动性。
价值取向多元,渴望学习业务。新时代下的电力青年,具有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在价值取向调查中,为国家、企业多做贡献和得到认可排在前两位。在最迫切的需要调查中,一半的青年选择岗位技能、业务培训。这反映出青年们对自身知识储备和企业发展的客观认知,对业务学习的渴望。
工作比较满意,压力普遍存在。近年来企业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福利保障等举措得到青年的认可,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高达80%,但同时也表示工作任务、个人前途和单身交友的压力较大,青年的心理辅导、情绪调节、压力释放愈显重要。
三、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思考与对策
精神引擎,树立青年终身学习理念。在思想上要教育引导,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坚定青年为电力事业拼搏的理想信念。以评选表彰蒙电青春榜样、五四青年奖章等形式,广泛选树爱岗敬业、思学进取的青年典范,不断激励青年学先进、当先进。在环境上要营造氛围,开展“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使青年求知有学处、读书有去处、交流有好处,不断掀起青年为电力发展、个人成长主动学习的热潮。
技能帮带,引领青年成为行家里手。岗位练兵,日常工作中打牢基础。坚持开展专业技能“十个一”等学习活动,组织青工学理论、练技能、夯基础,做到岗岗有练兵卡、周周有技术课、月月有测试赛、年年有总点评,人人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能本领。导师带徒,在传帮带中提升技能。发挥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组织拜师会,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师傅帮带重点和学习目标,使新员工及转岗青工师徒结对率达到100%。发挥内外培训资源的主导功能,与人力资源部共同制定新员工岗前培训,满足青年的业务学习需要。
平台搭建,优化青年员工成长渠道。搭建建功平台。通过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青”字号建功活动,把发挥青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与强技能、长才干相结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搭建比武平台。以“五个一”素质提升为载体,坚持开展青工技能大赛、青工公文写作等活动,为青工展示技能水平提供机会,增强他们锤炼技能的积极性。搭建创新平台。依托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开展青年创新创效PK赛,促进青年发现问题和革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搭建展示平台。以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我来讲一课”、微电影、随手拍等活动,不断满足青年业务文化需求和知识才华展示需求。
健全体系,保障服务青年有效推进。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使服务青年工作氛围愈加浓厚。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关心青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应针对一线艰苦岗位,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广大团员青年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
责任编辑: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