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发电频道

国家能源集团甘肃公司:追风逐光启新程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04-15 17:07

李小红 马绚 翟晓璇

  4月,陇原大地春意已浓。

  在广袤的戈壁,在无垠的沙地,在起伏的山峦……在国家能源集团甘肃公司各个项目现场,一块块蔚蓝色的光伏板向阳生辉、吸光吐金,一排排风机整齐列阵,迎风旋转,将源源不断的“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

  从业务结构的调整,到思想观念的破冰,再到发展方式的重塑,“破”“立”之间,甘肃公司迸发出转型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装机容量快速翻番,经营业绩由负到正,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员工干劲势如破竹。

  发展“加速度”的背后,是怎样的破茧突围,运筹布局呢?

  重整行装 砥砺前行

  2020年12月31日,是镌刻在甘肃公司发展史上一个难忘的日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煤电区域整合的重大决策部署,公司完成涉及煤电装机290万千瓦、资产总额近100亿元的煤电资源全面移交。

  留下的,仅剩20.1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和6.45万千瓦的水电装机。

  一新一旧、一破一立,于甘肃公司而言是不舍,也是新的开始。

  “体量如此之小,发展前景何在?”留在公司的120名员工,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整行装再出发。

  依托甘肃省丰富的风光资源,公司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公司装机容量从26.55万千瓦到突破百万千瓦,实现了装机容量翻两番,发电量逐年增加,2023年达17.75亿千瓦时,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今天的甘肃公司,发展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跨越发展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定,奋力赶超的氛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浓厚。”甘肃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任龙说。

  其实,甘肃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关山重重。企业自身发展优势不足,甘肃公司装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整体较弱。

  先天不足后天补。公司主动审视市场,统一思想,谋篇布局,积极融入甘肃省及各地市县发展规划,加强沟通协调,主动争取资源和市场,先后建成风电项目30.3万千瓦,光伏项目53万千瓦。

  产业覆盖甘肃甘南、酒泉、白银、临夏、武威等多个市州,涉及“光伏+生态治理”、分布式光伏、风光储一体化、牧光互补、抽水蓄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制氢产业、共享储能、智慧城市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研究开发。

  公司还积极应对电力市场交易政策变化,限电率持续攀升等多重经营环境挑战,一企一策优化交易策略,紧盯现货市场电价,争电量、提电价,促增收,新能源结算电价“三同对标”第一,水资源利用率达到100%,利用小时领先。

  固本强基 厚积成势

  3月28日,在被称为“沙漠县”的民勤项目现场,一望无际的光伏板犹如一片蓝色的海洋在荒漠中延绵。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依托新能源产业正不断积蓄绿色动能。

  距这片“光伏海”不远之处,16台风机已完成吊装,施工人员正紧张地进行风机电机的接线连接工作,为6月份投产做着各项准备。

  一年当做三年干,三年并为一年干。是甘肃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多个项目建设速度刷新甘肃省纪录。

  2021年投产的靖远风电项目,从开工到并网发电仅用时7个月,成为甘肃省唯一一个当年开工、当年全容量并网的存量风电项目,创造了省内330kV升压站及330kV输电线路建设周期的新纪录,而且通过优化设计、严控成本,总造价较初设批复造价降低1.49亿元。

  2022年建成的临夏永靖13万千瓦山地光伏项目,在填补了甘肃省大型山地光伏项目空白的同时,还曾创下多个“第一”的佳绩,即:甘肃省“十四五”第一批首个竞配项目、“十四五”首个全容量投产百兆瓦级大型山地光伏项目、省内首个民族自治地区全容量投产的百兆瓦级大型光伏发电项目。

  电站项目建设的同时,分别用6个月、4个月时间,先后牵头建成甘肃白银平川区330kV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和甘肃武威民勤民红路330kV升压站项目,两次刷新输变电工程建设工期纪录。

  一项项任务压茬推进,一个个部署有序落实,时间不可谓不紧,任务不可谓不重,惟有迎难而上,惟有苦干实干加巧干。

  酒泉风电场是甘肃公司首家无人机精准巡检试点单位。为了让无人机沿着最高效的路线巡检,让数据传导更精准,马维德、完颜晟辉等一批入职才两三年的小伙子,夜以继日地测试、研究,通过风机最优功率曲线优化系统分析风机的运行情况和性能,建立起风机经济运行管控模型,形成了一套成熟应用的无人化、自动化光伏电站运维体系,开创了甘肃公司在无人智能巡检领域先河。

  针对场地偏远辽阔的实际,他们还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新能源场站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数字化运维模式转变。

  “像这样一座占地上千亩的山地光伏,如果光靠人工,即使用再多的人,撒到漫山遍野也肯定忙不过来,还是要依靠无人机、智能化设备来运维。”在永靖项目现场,场长李航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感叹着先进技术带来的便捷。

  项目建设多点开花,大干快上热潮涌动时,缺员问题也如一道拦路虎摆在甘肃公司面前。

  作为公司新能源产业的“摇篮”和人才培养基地,酒泉风电场最少时只有14人。“从副场长、值长、主值、技术专工全部换了个遍。”时任场长的马立晨既要全身心投入到风电场运营和瓜州光伏新项目的前期工作中,还要培养新人支撑起场站的正常运行。

  最繁忙的2022年,马立晨扎根酒泉风场,一年只回了三次家,手把手带出一支队伍来。如今,马维德、完颜晟辉等一批人走上了值长岗位。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正是公司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和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了年轻人的快速成长,像李航、高国庆等一批“90后”,走上了场站长的关键管理岗位,为企业接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企业的优质发展,积极投身区域能源保供的担当,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永靖项目建设高峰期在冬季,山体坡度大、运输困难,而且受疫情等影响,工期非常紧张。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县主要领导牵头,带领22人的工作组驻扎现场,在项目指标落地、建设要素配置、前期手续办理、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保姆式服务企业,推进了项目建设进程。

  巴丹吉林基地配套煤电项目选址过程中,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协助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前期手续的办理,全方位为项目早日落地保驾护航。

  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广袤沃土”,进一步坚定了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开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多点延伸 布局产业

  人勤春早。2024年春节还未过完,庞欣就匆匆奔赴酒泉。作为巴丹吉林煤电筹建处负责人,50多岁的他忙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核准手续、工程策划、开工准备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事业催人奋进,不敢有丝毫懈怠。”庞欣的话,道出了甘肃公司220名员工的心声。

  巴丹吉林沙漠大基地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4个新能源基地项目之一,对于甘肃省加快能源资源优势转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由甘肃公司牵头推进,规划配套调峰煤电400万千瓦、新能源1100万千瓦、光热5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165万千瓦4小时。截至目前,已完成线路送出(陇电入川)纳规、大基地套煤电项目选址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评审工作,正在全力以赴全力项目各项前期工作落实落地。

  “当前,企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既要看到压力,更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换道领跑。”甘肃公司董事长高武军表示,企业发展的决心和承诺,受到的瞩目和期待,让甘肃公司干部员工丝毫不敢懈怠。

  “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从“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到“四强”行动,从建设新能源和新材料基地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甘肃省政策优势持续释放。加之甘肃省风光资源丰富,提出2027年新能源装机要达到1亿千瓦。

  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叠加,机遇不容错失,形势催人奋进。

  公司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系统性布局、战略性谋划,坚持规划引领,基地式、场站式、分布式齐头并进,千方百计争项目、四面出击找项目、一刻不松建项目,力争实现场站式、基地式“两个200万千瓦”资源获取目标。

  丰沛的绿电不仅要用活,还要创新和拓展利用途径。公司加强与高耗能企业、工业园区合作,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围绕低碳零碳城市建设,着力在农光互补、牧光互补上下功夫推动“新能源+”,打造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基地。同时,紧盯政策动向,创新发展路径,在新能源供热、光伏治沙规模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氢+氨等多元化发展上下功夫求突破。

  坚守在甘肃武威沙漠丘陵深处的裴凯和同事们,现在最期盼的就是一场贵如油的春雨。九墩滩光伏治沙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是甘肃公司与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联合,在极端温差达70摄氏度、蒸发量是降水量近30倍的沙漠地区,探索的一项光伏治沙修复技术。目前,研究团队选育出的具有极强抗旱能力的六倍体唐古特白刺的移植工作已万事俱备,这将为甘肃公司新能源治沙融合发展布下路线图。

  风光无限,未来可期!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铆劲加速擘画。

责任编辑:闫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