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发电频道

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行走在悬崖上的铮铮“铁汉”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12-01 16:05

晋洁 马彤

  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水工分场观测班成立于1969年,承担着刘家峡水电厂全厂水工建筑物的监测运行状态、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维护、大坝廊道等监测数据及观测资料分析等重要工作。现有班组成员11人,5男6女。虽然这个班组看起来“力量”不大,但全年的大坝“体检”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全厂设备设施的稳定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微信图片_20231129131356.jpg

紧抓技能水平 在实践探索中磨砺成长

  刘家峡水电厂自1969年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开始,大坝安全观测工作便也同步开始了,如何能够准确、完整、高效地完成大坝每年的“体检”工作,也成了观测班全员工作的重中之重。该班组为保证所有人能够在各项不同的工作任务中“顶得上、顶得住、顶得稳”,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自身业务知识,苦练本领,让全员在班组内互助互学,以师带徒,徒帮师的方式提升全员的业务技能,利用空闲时间开展业务交流会,老师傅们传授多年经验,新员工们提出创新意见,通过两者不断地碰撞和磨合,总结出更加高效、新颖检测方式。

强化攻坚意识 在苦干实干中收获成功

  “部分人工监测点所处环境恶劣,比如阴暗潮湿的廊道,高耸陡壁的山坡,都有监测点。”观测班班长晋洁说。观测班的工作除了每个月要进行两次巡回检查以外,还要根据大坝安全的监测项目类型,定期开展人工观测。观测工作常年无淡季,观测范围面广、内容复杂,整个观测过程既要突出科学的严谨性,又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为完成各项观测任务,观测班成员们不仅要在夏季顶着坝面四五十度的高温,也要在冬季穿着厚重的棉袄进入阴冷潮湿廊道内进行一整天的观测。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多么极端的天气,一行人总是背着几十斤重的设备,沿着边坡向远处走去,为大坝进行“例行体检”。每次开展观测任务时旁边就是雄伟壮观溢洪道泄洪景观,他们显得那么弱小,可就是这样一群人,始终坚持多对大坝712个观测点进行测量和维护,全年采集数据多达6万多,记录、计算、复核18万多数据。除了班组的例行检测工作,在机组检修的现场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积极配合相关班组进行机组分解以及安装时的测量,不仅为大坝的安全运行和发电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而且还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也没什么辛苦的,老师傅这么干,年轻人就这么学的,一代一代都是这么传下来的。”晋洁笑着说。

  从2001年开始,人工观测工作也逐渐被自动观测仪器所取代,虽然自动化观测大大减轻了班组成员的工作量。但面对已经实现自动化的测点,面对新型的监测方式,对观测班的师傅们来说也是一项新的考验。如何将人工观测项目100%地实现自动化,自动化观测是否准确有效,自动化工具是否紧跟时代步伐……一系列的问题还在等着他们探索和解决。

严肃建设管理 在安全生产中提高凝聚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观测班始终坚持“安全教育先行”的理念,紧跟工作现场开展班前会,结合工作实际实施专业安全学习,旨在将安全风险扼杀在源头,不断夯实安全发展理念。为更进一步提升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班组凝聚力,观测班始终把“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融入班组建设和绩效考核中,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普考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隐患辨识能力和防范制止违章的能力,确保全员“会干活、不出事”,不断突出班组安全生产,坚持打造出一支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的安全型班组。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多年的监测管理工作中,观测班总是以优异的成绩,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秉承着“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优化新形势下的建设“源头”,促进企业“肌体”的强化,从根本上消除链条断裂的隐患,力争企业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杨娜

  校对: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