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陇上孟河

  • 中电智媒IOS版

  • 中电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电网频道

国网重庆超高压:“桑拿天”里的“地下行者”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3-07-26 17:13

  国能源新闻网讯(李涛 张作鹏)7月17日17时许,在距离地面80多米深的融侨支通道电缆隧道中,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电缆运检班班长吴科和他的两名队员,正在开展迎峰度夏110千伏电缆特巡保电工作。

  “A相电缆接头接地电流5.75安,正常……”班员熊烮看着自己手中的钳形电流表向吴科报告,班员李科在一旁就着头灯光线认真地记录着。

  近日,重庆进入“烘烤”模式,烈日下,蝉鸣声不断,似乎在抗争着这难以忍受的“桑拿天”。38摄氏度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接近60摄氏度,空气湿度达到80%,站在无风的树荫下,不到五分钟汗水就开始流淌。

  融侨支通道为四千米通道所属支通道,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于2019年投运。起于110千伏响水洞变电站,止于110千伏融侨变电站,是目前重庆高差最大的电缆通道。

  “该通道全长3.2千米,为暗挖、顶管混合结构隧道,穿越区域主要为丘陵地带。其中,苏家湾变电站附近电缆隧道区段表现为典型的山城特征,依山而建、隧深坡陡。该区段水平距离100余米,却有7处爬梯,6处阶梯及缓坡,高差累计82米,整体呈楼梯状。”说起来所管辖的电缆设备吴科如数家珍。“重庆天气太热,大量空调等设备的运行,让部分区域的负载比平峰时期高出80%左右,这样的运行状况会让电缆温度快速上升。”他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对电缆温度和线路环流进行检测,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换好工装、戴上头盔、打开手电筒和有害气体检测仪,“下去以后注意安全,身体有啥不适及时说!”在融侨支通道进入口,班长吴科一边提醒着同行的熊烮和李科,一边慢慢地钻进地下电缆井内。

  从地面到地下电缆井又细又长,上下要靠沿墙的钢筋爬梯,巡视人员在上下的过程中要不时整理着身上的装备,防止被卡住、磕损。

  闷热、潮湿是对地下电缆井的第一感觉,刚进入沟井一会儿工夫,大家就成了“汗人”,熊烮和李科在狭窄的区域内忙着工作,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顾不上擦拭,蓝色的工作服也早被汗水浸透,在上面留下片片汗痕。

  “我们班里共有6名巡检员,负责的线路达120公里。度夏期间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下到电缆井沟来巡视。我们通常分成2组,每组每天要巡视5千米~6千米,甚至8千米。”吴科说。

  在电缆通道的一头,吴科遥控着机器狗正在开展电缆通道遥控巡检,“机器狗集成AI主机、感知主机、运动主机三大部分,可进行定时巡检、定点巡检、指定任务临时巡检、遥控巡检多种巡检方式,采集现场实时数据后传回精益化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事务处理的功能。”

  在电缆通道两侧,各有3根直径约10厘米的高压电缆。电缆通道中间有1米左右宽度的人行通道。顺着通道往里走,每隔一段距离,都会出现一个电缆接头。

  来到第一个接头处,三人停了下来。“我们要巡检的地方,就是这里。”熊烮一边戴好绝缘手套,一边介绍,一回电缆往往有多组电缆接头,而接头恰是整个电路最“薄弱”的地方。“我所遇到过的温度过高情况,问题都出在接头上。”每到一接头处,他们都需停下,对其进行检测。

  李科拿出红外测温仪,显示当前温度26.8度。熊烮则戴着绝缘手套,拿起钳形电流表,绕着标注着A、B、C的三根电缆进行测试。“环流A 13.3安、环流B 13.6安、环流C 10.0安,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每个接头处,都安装有监测仪器,对温度和线路环流进行实时监测。人工巡检的目的,就是再多一份保障。”吴科说。他们所检测出的数据,也将被时时传回国网超高压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与现场安装的固定检测仪数据进行对比,如若出现较大差异,就要返回进行核校并进行纠正。

  由于电缆通道不到一米五高、不到两米宽,两侧安装电缆支架,通道刚够一个身宽,特巡队员们只能一人一个手电筒,弯着腰一点一点地往前走,边仔细观测电缆运行情况,边探索着向前行走。

  吴科介绍说,夏季雨水比较多,电缆井里也容易进水,他们一般都会先看看井里面是否积水,有水的话就要把它给抽干净。在通道里,最多的地方有10余回电缆穿过,不但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破损、外力伤害、防火设施以及电缆支架是否有松动或生锈,还要进行各种数据的测试。

  在测试点,李科取出钳形电流表开始对电缆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运行数据正常、电缆外观无鼠咬外破痕迹。”此时的温湿度计显示,电缆隧道里的温度已达到39摄氏度,湿度达到90%,汗水源源不断地往体表外“输出”。

  20时50分,吴科他们完成剩余的电缆巡视工作,开始往出口方向回退。从长时间的黑暗中爬出井口,顿时感觉天是那么高,湿透的衣服被微风一吹,浑身有种透心的凉爽。

  “度夏期间负荷大,只有每条电缆通道都巡视到位,心里才有底。”这群“桑拿天”里的“地下行者”,用黑暗隧道中的坚守,换来万家灯火通明。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