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安全生产

大唐东疆新能源公司王伟:新能源企业安全管控创新引领,规范前行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4-11-05 16:39

王伟

  新能源产业再次进入新阶段的高速发展通道,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但在新阶段,安全生产面临着未解决的问题未知的问题双重挑战。作为新能源企业的管理者,要牢固树立“发展绝不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这一不可逾越的红线,深刻认识到将安全管控思维传导至一线并转化为执行力的重要性。当下,应积极探索新思维、新手段,努力提升企业安全管控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中央企业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正如古训所言:“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企业长治久安,必须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围绕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目标,从源头抓起,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作为新能源电力生产企业,业务涵盖光伏、风电等多个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储能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热的深度开发等新技术持续投入,企业呈现出设备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且技术复杂等显著特点,这无疑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在设备维护和管理难度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企业更需要在提升设备稳定性方面狠下功夫,以降低安全风险;另一方面,行业发展迅猛,新技术、新设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人员技术能力与行业革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些均为安全管控带来了全新课题。面临以上问题,我们企业正逐步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强化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新能源转型步入新的阶段,发展快的同时,同步“运维一体、集约检修”的精简路线。以往传统的培训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有效应用公司系统的人才力量,将资源整合利用,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是我们现阶段在探索的路线。现在的管理不是企业内部最小单元的场站再到班组自己各自为政的培训模式,需要打通中间层,做到一场培训各场参与,做到效率最大化。安全培训是进行日复一日重复累计大脑记忆转化到行程记忆的过程,比的是持久的定力,通过法律、规程、应急处置、案例等有机结合,利用新科技“VR”虚拟现实模拟开展培训,现实与理论相碰撞,不断让员工触动,增强其安全责任感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员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熟悉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完善制度管理,夯实安全根基。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每年审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科学、规范性,每三年进行全面修订,确保安全责任和管理权限明确,确保制度符合当下实际情况能充分落实到位。公司成立了由领导和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有效实施。通过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为生产安全筑建坚实堡垒。

  加强现场监管,确保生产有序。根据公司系统所辖场站实际情况,综合调度技改资源,针对顽固性问题开展“揭榜挂帅”专项攻坚活动,做好资金倾斜、管理重心倾斜、人员倾斜,集中资源消除重点问题。新能源发展到目前,多数设备面临着性能走下坡路,故障走上坡路的情况,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巡视和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积极加大设备维护和检修力度,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评估和性能测试,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强化保障应急,提升应对能力。对生产设备和场地进行全面排查检查作为每日的必修课,通过强化消防安全、电气安全、高处作业、吊装作业等防护措施,将“高风险作业”的管控做到动态化长久化,通过各种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机构职责和权限,建立完善可靠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突发事件能迅速有效应对,减少损失。

  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潮流。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引入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技术等新技术新设备,智能化替代,提升了可靠性安全性。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融合,建设智慧光伏、风电场站,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为安全管理带来新手段和方法。

  规范承包商管理,确保合作安全。在合同中明确承包商安全责任和义务,建立“黑白名单”制度,通过事前调研、六道关口审核,事中事后评价,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行为满足公司管理要求。反违章动态管理是我们企业作为现场管理的重要手段,持续加大对承包商的监督管理力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问题,并严格按照合同及安全协议条款落实考核,保障各项作业过程安全可控。

  营造安全文化,凝聚安全共识。安全文化在我们企业自内而外已融入管理体系脉搏,安全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最表层的传达方式,我们提倡更多的是员工身上的专业素养,通过外界严的基调约束,引导内在意识传播,坚持是通过上到领导下到一线职工在做的每一个安全行为,坚持在说的每一句纠正措施,用现场的语言和文字相互勾勒,传递着最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也是这样的氛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安全文化传播人。

  树立创新思维,引领安全发展。要秉持全局观念,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大安全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全局高度认识安全生产重要性,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统筹各方面安全管控。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勇敢面对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和挑战。深究问题本质抓住不放,强化重复性缺陷治理,推进科技创新和智慧场站建设,解决疑难问题。要有正确的人本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认识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抓好一线人员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培训,培养实战型和技能型人才。

  创新管理手段,提升安全效能。提升监测效能,洞察安全态势。开展运行监测建立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平台,确保数据及时、真实掌握产品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深化数据分析优化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性能,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完善应急方法建立不同场景的应急处置方法和预案,设立全天候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救援,减少损失深化事故分析加强事故报告和调查分析,针对同类事故深入调查原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加强网络防护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防范网络攻击入侵加强新能源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强化数据保护建立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数据安全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强化组织监督构建牢固可靠的安全监督体系,提高现场管控能力,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监管通过协同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发挥舆论作用宣传先进经验,曝光负面案例,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让安全管理的措施传导到企业上到大脑皮层下到神经末梢,发挥安全管理最大化效益。

  严格推进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积极关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调整变动,严格推进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在日常管理中第一时间与国家要求高度统一,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高效融合现场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开展定期评估安全措施效果,根据新挑战调整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要求新问题尤为重要坚持抓好技术人才培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安全管理措施有效落实培养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力量推动专业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效果为安全管理提供强大动力。坚持安全文化引领助力长远发展,培养企业安全文化,使安全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形成自我驱动的安全维护机制为企业安全管理注入灵魂着眼企业长远目标,充分认识安全生产重要性,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企业管理长远发展。(作者系大唐东疆新能源公司党委委员、副经理、总工程师)

  责任编辑: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