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能源中国IOS版

  • 能源中国安卓版

  • 陇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能观察

综述丨看,中国大唐的“富村山居图”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时间:2025-02-11 14:24

看,中国大唐的“富村山居图”

——中国大唐“五大振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

通讯员 高星照 常岫雯 记者 李东海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古老村落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富村山居图”在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大唐)的帮扶地区渐次展开。

  2024年,中国大唐聚焦“国之大者”,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定担当中央企业责任、扛牢乡村振兴使命,分别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5个维度为定点帮扶的广西大化和陕西澄城两县、对口支援的青海兴海县以及24个省区的76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赋能,积极打造中国大唐“筑梦工程”品牌。

  中国大唐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等先后到定点帮扶县调研督导,深入研究、有效推进精准帮扶举措;176名派驻干部尽职履责在帮扶一线,为加强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贡献着青春与智慧。

  托起幸福富裕的新希望

  2024年,中国大唐直接投入无偿帮扶资金9700万元,高质量开展2个定点帮扶县及对口援青等乡村振兴工作,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建设。

  在广西大化县,中国大唐投入2.9亿元建设都阳风电和红旗光伏电站;引进建设唐优科技防护有限公司,中国大唐订单兜底超过1000万元;以“庭院经济”为切入点,助力300户脱贫户当年增收达4000元以上;引入中国农大建设“科技小院”,助力大化庭院经济总产值达1.73亿元。

  在陕西澄城县,中国大唐投资2.64亿元建设交道-寺前风电、冯源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援建渭北樱桃交易集散中心、寺前镇优质果蔬产业设施大棚等12个合作社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樱桃全产业链发展,助力樱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2.32亿元;升级建设樊家川村酥梨加工厂、北关村蔬菜批发市场、百康农产品包装加工及物流建设等项目,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中国大唐还在青海兴海县加紧建设“暖心工程”偏远学校分布式光伏(一期)项目,项目投运后将彻底解决偏远学校用电难问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改造升级“光伏牧场共享园区”项目,让牧户们安心养牛羊、年年是丰年;在海南五指山下种植特色农作物,以黎苗传统文化为抓手的文创帮扶产品落地创收……各项产业帮扶,不仅促进了帮扶群众增岗增收,增强了帮扶产业发展韧性,更托起了边远地区群众奔向幸福富裕新生活的希望。

  搭建价值实现的新舞台

  2024年,中国大唐在大化、澄城、兴海、左贡和八宿县等地区累计发放大唐“筑梦三金”462.68万元,惠及师生4164人次,激发教与学的强劲动力;组织“相约北京 助梦远航”夏令营、电影下乡、数字云课堂、奥运冠军面对面、院士进课堂等特色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树立远大理想;引进北师大等专业资源开展金种子、中流砥柱、星火教师、凝智计划等培训,锻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帮助改善偏远学校运动场、标准化实验室等,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一系列举措的有力有效实施,使中国大唐的教育帮扶模式取得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更可持续的“聚合效应”,为中央企业在重点帮扶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帮扶工作模式。

  同时,中国大唐注重人才培养和就业稳岗,2024年在定点帮扶地区培训乡村振兴干部及各类技能人才19906人次,不断提升他们为民服务和带动致富的能力;引进澄城唐威服装厂和大化唐优服装厂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就业260余人,通过各类产业帮扶项目,稳固和转移种养殖就业3000余人,拓宽了帮扶地区群众的增收渠道。

  中国大唐用“真心、真情、真金白银”,为帮扶地区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让脱贫群众和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有门路、收入有保障、致富有项目,搭建起价值实现的新舞台。

  凝聚乡风文明的新风尚

  在乡村的脉络里,文化宛如一眼清泉,润泽着一方土地,带来勃勃生机。2024年,中国大唐让文化振兴的种子在祖国大地四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编织出乡村振兴的绚烂画卷,向着未来,无限延展……

  在新疆阿克苏前进村,通过完善志愿者之家、图书室、妇女之家、运动室、儿童之家、红色影院,定期组织国通语知识竞赛、唱红歌、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学习国通语的热情。

  在西藏八宿县和左贡县,40多名农牧民党员群众进大唐、看电站、学战旗、聊发展,45名基层农牧民群众赴粤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四川得荣县杠然村,通过开展“积分超市、道德银行”季度评比,积极引导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治理格局;在河南省禹州市方东村,建设大唐乡村大舞台和文化公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在山西阳城县龙凤村,深入推进“神话原乡”“童话小镇”建设,积极打造文旅品牌,探索旅游兴村、文化富民的新途径……

  中国大唐在帮扶地区实施和开展的一系列文化建设和文体活动,提升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凝聚起乡风文明的新风尚。

  创造温暖美好的新生活

  我们欣喜看到,在中国大唐的帮扶地区,一幅幅生态振兴的和谐画卷业已绘就——

  中国大唐统筹大化县红水河流域5家梯级电站实施鱼类增殖放流共132万尾,创造经济价值230万元;陕西澄城道路拓宽、路灯改造、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水源净化设施维护等民生项目顺利实施;湖南涟源市新光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美屋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五纵两横”消防灌溉水网建设,实现民生环境的本质提升;山东菏泽市后营村组织开展义务理发、免费体检、法律义诊等惠民活动,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

  不仅于此,更多贴近民生的特色帮扶亦在稳步推进。

  云南兰坪县丰华村完成盖场、西山污水革命,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创造干净宜居环境;安徽霍山县鸟观嘴村开展家庭医生履约服务活动,小病和常见病无需路途奔波;贵州六盘水市双井村、董地村因地制宜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基地”发展格局,紧贴群众生活需要解难事、办好事;河北蔚县南骆驼庵村坚持聚焦“小切口”,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着力打造和谐村居。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使中国大唐帮扶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以有效保护,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让众多乡村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昔日的陕西澄城和家楼村原为国定贫困村,中国大唐定点帮扶和家楼村以来,探索提出“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和“产业基地+消费帮扶+扶智扶志”的特色发展之路,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如今的陕西澄城县和家楼村,4000余亩土地上灌溉水网密布,硬化道路纵横交错,红薯粉条加工产业园、百亩樱桃产业园、设施大棚产业集群建设实施,自主品牌“沟窝窝”成功注册,产出的高品质农副产品销往全国。村集体经济资产达到400万元以上,直接带动脱贫户就业26户42人,间接带动全村一半以上村民发展产业、实现就业。每年支付本村劳务用工工资30余万元左右,村民整体收入不断提高,合作社累计向村民分红40余万元,户均增收9000元以上。

  和家楼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村”“渭南市文明村镇”“渭南市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渭南市千万工程示范村”。

  这只是中国大唐积极推进组织振兴的一个缩影。持续开展红色铸魂、聚力强基为保障的党建帮扶,不断擦亮“先锋桂冠·情暖瑶乡”“大唐红·无限能”等党建帮扶品牌,已经成为中国大唐在帮扶地区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坚强保障。中国大唐牢牢把握组织振兴这根“定海神针”,团结帮扶地区党员群众在组织的凝聚下握指成拳、合力致远,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筑梦”乡村,宏图已绘,未来可期。2025年,中国大唐将进一步围绕“五大振兴”,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精准有力的帮扶举措,谱写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描绘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

责任编辑:沈馨蕊